温暖村民的“三把火” ——记德保县那甲镇多睦村第一书记农必赛 □潘志强

右江日报 2018-05-23 08:36 大字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德保县商务局派驻那甲镇多睦村第一书记农必赛在开展驻村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也点起了“三把火。这”三把火”不但解决了群众涣散的思想、缺水的难题,还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温暖了村民们的心。

第一把火:详实摸底,一户都不落

“把所有的贫困户详实摸底,才能对症解决。”农必赛说,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登门入户走访,了解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临走时还随手给每户贫困户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并且制定了一个“7天摸底表”,利用驻村第一周的时间,把贫困户的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来源情况、个人能力情况等方面详实记录下来。

在摸底贫困户的同时,农必赛还对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了心。通过谈心等方式,与村委会成员交流自己近期打算及多睦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多睦村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基础,谋划着村里的经济发展。

多睦村支部书记农建优说:“在农书记的带动下,村委会成员也渐受影响,自觉进屯入户开展工作的风气逐步形成。”

第二把火:建设队伍,提升战斗力

据群众反映,多睦村的“两委”成员长期“力使不到一起,拧不成一股绳”,平时存在互相猜疑,互不信任等现象。

村“两委”不团结不和睦,关键是在一把手。农必赛到任后,亮明态度,主持公道,一周内几乎天天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谁是谁非当面见真,不搞背后私听,引导村“两委”干部坐进一屋研究工作,初步扭转了以往村主要领导通过镇上才能安排其他村干部开展工作的局面。随后,农必赛与村“两委”主要领导交流想法,找出症结,讲明道理,逐步解决了村“两委”成员不团结的大难题。

解决了村“两委”成员不和谐的问题,农必赛又把目光转到了党员组织性差、长期不参加会议的问题上。多睦村有34名党员,长期以来,召开党员会时参会人员不到一半的情况时有发生。借助2017年度村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评议党员的有利时机,在农必赛的提议下,多睦村开展了党员“鉴别定位,帮扶教育”活动,通过党员自己查、同志互相提、上级党委谈话、民主测评,甄别出了3名不称职党员。对这3名不称职党员,支部班子成员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现在,多睦村的34名党员,需要开会议事时,除了外出务工、年老体弱的党员外,其余党员都能按时参会,因事因病不能参会的党员也能按规定请假。

农必赛还牵头制定了《会议制度》《两委干部值班制度》《外出请假制度》和《重大事项议事制度》等,力图将这种良好势头保持下去。

经过一番努力,多睦村“两委”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把火:让水不再是“老大难问题”

“我们之所以穷,最大的问题就是缺路缺水。现在路基本解决了,但缺水的问题一直是村里的一道难题。农书记来后,帮我们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我们感激他!”该村家住多美屯的退休老支书黄仲丰告诉笔者。

如今的多睦村,有关水的项目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容量达1500立方米的水池、铺管路长17公里的多目屯引水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着。多美、多路、更内三个自然屯的引水维修工程已经完成。陇兰屯、多部屯的蓄水工程申请项目已获相关部门批准。

“其实,我也没什么功劳。硬要说功劳的话,那就是多问群众在想什么,在盼什么,同村‘两委\’多商量今年重点该干什么,能干成什么。再次就是先后回到我‘娘家\’县商务局汇报情况,向帮扶单位积极汇报工作,认真协调落实,让所有涉及水的项目立起来,让群众参与到工作中来。”农必赛说。

新闻推荐

“爱心超市”传递爱心暖民心

本报德保讯在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一座小屋里,随着一阵阵“哒哒哒……”的电钻声后,一个个货架并排摆放,工作人员搬出一件...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