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圳南山区对口帮扶德保结硕果

右江日报 2017-11-30 09:52 大字

本报德保讯2.85万亩桑林枝繁叶茂,在阳光照耀下散发出无限生命力;10多万平方米的蚕房里,白花花的蚕茧让农民们笑开颜;德保县都安乡农棋村生态柑橘种植示范基地里,漫山遍野的脐橙一片金黄,采摘区内,游客三五成群,欢声笑语,体验着“边摘边尝”的乐趣;产业园区里,捆绑的贫困户入园务工,同时得到固定分红,一家人对脱贫充满希望……全心全意对口帮扶德保县,深圳南山区的脚步从未停歇。

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结缘两年来,深圳南山区对德保县对口帮扶合力促脱贫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策略一一落地生根,并结出累累硕果。

桑蚕产业“破茧成蝶”。在该县马隘镇排留村蚕茧收购现场,蚕农农定壮握着刚出售蚕茧得到的厚厚一沓百元现金,笑得合不拢嘴。

深圳南山区与德保县两地党委、政府深度谋划,无缝对接,精准施策将种桑养蚕产业作为主导扶贫产业,制定桑蚕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各项激励政策,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的发展。全县按照“一区(示范区)三园(产业园)”目标,投入500万元资金,建设2700亩标准桑蚕产业示范区,三个园区各具特色,以三角形的区位优势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同时,引进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德保注册成立了广西德保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德保县开展蚕茧收购工作,并安排3名技术人员到各乡镇进行技术指导,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体系,为蚕农提供全方位服务。

截至目前,全县桑林总面积达2.85万亩,桑园分布全县12个乡(镇),蚕房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养蚕26500张,产值5300万元。其中贫困户参与种植桑园面积0.65万亩,覆盖1220户,养蚕3900张,产值780万元,贫困户户均收入6390元,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柑橘产业“飞速前进”。“广东粤桂柑橘生态产业园项目在村里落地后,我们得到了来自广东的果苗,还获得了专业的技术支持。村里原有的零散种植柑橘园,也整合进了连片的基地。我家的土地全部种上了柑橘,全部挂果后,一年收入20万多元。”近日,正在柑橘种植基地里采摘成熟脐橙的农棋村村民韦红团说。

去年以来,德保县共投入900万元深圳扶贫协作资金,以“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都安乡农棋村和凌雷村、燕峒乡巴龙村共建生态柑橘类种植示范基地5000亩,辐射周边地区发展柑橘种植1万亩。如今,柑橘果树已遍布山岗、田园,大大促进了贫困村村民的脱贫致富。今年,该县脐橙种植面积9.01万亩,投产面积4.1万亩,产量2.56万吨,预计产值达1.79亿元。这将成为该县规模最大的产业扶贫项目。

“飞地产业”铺就致富路。为拓宽贫困群众的致富渠道,德保县结合实际,决定以深圳南山区对口协作帮扶脱贫攻坚工作为契机,实施德保县(深圳)粤桂扶贫项目捆绑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创新创建扶贫“飞地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入园务工、参与种植、占比分红等方式脱贫。同时,按照“三变”原则(协作帮扶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财政资金变生产资金)实现“三金”收入(股金、租金、薪金),并以德保县健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德保县海萍富民桑蚕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为载体,将深圳帮扶资金投入企业、合作社发展产业园。“飞地产业”预计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38户2076人脱贫,达到以点带面、从输血到造血的效果,从而增加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岑秀杯

新闻推荐

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学生

我的老师邓继国是德保县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来到隆林工作,把青春热血献给了隆林教育事业。这里写的是我和邓老师一段师生情谊。1974年我上高中时,邓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他个头不高,身强力壮,爱...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