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被拐29年 父子团圆

华商报 2018-01-20 06:44 大字

华商报安康讯(记者王斌)昨日,被拐29年的李建波带着妻子从北京回到故乡紫阳县蒿坪镇。见到离别29年的儿子,父亲曾启华激动得流下泪水。

1988年农历四月廿四,蒿坪镇龙泉村(现合并为黄金村)村民曾启华的第三个孩子(曾显菲)出生。就在一家人为小生命诞生高兴时,患病多年的孩子母亲郑优莲却一天天消瘦下来。

1989年初,曾启华夫妇偶遇四川达州口音的江湖游医蒋某凡,其称能医治郑优莲的病。随后,蒋某凡以治病为由在曾启华家吃住数月,并时常抱着曾显菲在附近游玩。1989年农历六月初,蒋某凡突然抱着刚满1岁的曾显菲消失,夫妇俩寻找无果,向紫阳县公安局报了警。悲痛让郑优莲病情迅速恶化,第二年就离开人世。

案发后,紫阳警方在四川达州警方配合下,查找到蒋某凡的家庭信息,了解到此人以江湖行骗、拐卖人口谋生,单身居无定所。不久,蒋某凡因另一起刑事案件被抓获,但其牵涉的拐卖案件太多,对于将曾显菲卖至何处已无印象。几年后,蒋某凡因病死亡,查找曾显菲的线索随之中断。

由于曾显菲被拐时太过年幼,曾启华只记得他左手大拇指后面长了一个小瘤。紫阳县公安局蒿坪派出所老民警李雅文说,从警20年来,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从未放弃寻找。

2015年9月,在紫阳警方协助下,曾启华做了DNA血样提取鉴定,借助公安部被拐儿童DNA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对。“去年下半年,一条从北京过来的线索让此事有了转机。”李雅文说,经过DNA信息反复比对,一个名叫李建波的小伙和曾启华的信息高度吻合,“这从科学角度证明了两人之间的血缘关系。”此外,李建波左手大拇指后长有小瘤这一体貌特征,也印证了他就是曾启华苦苦寻找的儿子曾显菲。

昨日,紫阳县公安局蒿坪派出所门前,亲人相认的场面让在场观者无不潸然泪下。

据了解,曾显菲被拐卖后,经人贩子转手,被河北省邢台市一对李姓夫妇收养,取名李建波。2012年李建波即将成家时,养父母将抱养一事和盘托出,希望有朝一日他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由于养父母对自己被拐卖前的情况一无所知,李建波只能在网上查找寻亲的信息,但一直没有进展。2013年,在北京从事快递工作的他做了DNA血样采集鉴定,几经周折,终于找回这份失散近30年的亲情。

李建波说,下个月,他将带着养父母和5岁的儿子一起回来,让一大家人好好团聚。

新闻推荐

弹好诉调对接五部曲 奏响社会稳定和谐音 ——探索“诉调对接”12345”模式

——探索“诉调对接”12345”模式

紫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紫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