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产业+技能”铺就群众致富路
(上接一版)挣的是辛苦钱,现在在修脚店上班挣的是轻巧钱!”东木镇军农村廖记军,14岁下井做了28年矿工。如今夫妻俩在武汉的一家修脚店上班,月收入上万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黑领”变成了“白领”。
紫阳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有贫困户3.1万户9.52万人,贫困群众收入低,增收难度大;常年有8万多外出务工人员,绝大部分人未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大多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作。
2014年起,紫阳县围绕“村村有致富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目标,狠抓修脚浴足、特色烹饪、家政月嫂、电子商务、建筑劳务五大免费技能培训。县上每年拿出500万元培训资金,出台“三包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免教材用品费、发放交通补贴。先后与远元专业修脚集团合作开展修脚师培训,与华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合作开展建筑劳务培训,与合作企业签订用工协议。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93期,培训14900人,就业率达70%以上。“十三五”期间,紫阳计划完成免费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中的适龄劳动力参训率达到80%以上,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门以上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促进脱贫致富。
百企帮百村携手拔穷根
“以前靠打零工一年只能挣几千元,现在每个月在园区上班能挣2000元左右,年收入能达到两万元以上。”炎炎烈日下,紫阳县蒿坪镇森林村贫困户郭乾根正在给神农富硒生态农业园区的“九叶青”花椒锄草、浇水,忙得不亦乐乎。跟郭乾根一样,森林村还有80余人都在神农园区上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根据《紫阳县“百企帮百村”社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紫阳县神农富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蒿坪镇森林村进行整村帮扶。公司在森林村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包含种植、加工、休闲度假三个功能区,流转贫困户土地1500余亩,主要经营农业、林业种植、畜牧、渔业养殖、农业产业、休闲观光旅游等,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力争今年实现整村脱贫。
为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资金资源市场优势,发挥民营企业家的智慧优势,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紫阳县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投身“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1月19日,紫阳县召开“百企帮百村”社会扶贫工作动员会,一支“社会扶贫大军”迅速集结,向一线开拔,合力攻坚。
按照“村企共赢”的原则,引导企业自选帮扶方式,帮助全县1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县工商联将全县分成四个片区,专人分片指导,带领企业逐村进行对接,引导企业确定帮扶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同时,建立乡镇和企业联络员制度,确保企业帮扶计划落到实处。
部分龙头企业引领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全县16家茶叶企业结对帮扶15个贫困村,通过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流转土地5000余亩,改造老茶园12000亩,新建茶园3000余亩,带动就业400余人,实现了“流转闲置土地保增收、收购鲜叶促增收、安排富裕劳动力稳增收、代销贫困户土特产扩增收”的“四增收”目标。紫阳县鑫合富硒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余万元,流转土地120余亩,将大棚免费提供给贫困户使用,公司保底收购、统一销售,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同时吸纳了62名贫困户到公司务工,日工资80元,每人每年务工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一批商贸企业创新“互联网+”模式,帮助贫困村特色产品对接市场。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在毛坝镇墙院村流转土地20余亩,建立线下“开心农场”,公司免费整理土地,农户自己种植当季蔬菜,全部采用传统种植方法,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公司通过互联网推广,发展蔬菜代种植,所得收入全部归农户所有;紫阳三生网络科技公司则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茶叶、土豆、核桃、干四季豆等农副产品,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将农副产品销往全国。
据统计,思兰商贸、鑫合富硒食用菌、汉王韵富硒茶业等49家民营企业累计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实施产业、就业、公益、技能等帮扶项目116个,受帮扶贫困群众达2.8万人。
新闻推荐
陈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方面作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为层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