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知秋
□ 通讯员 向连才
74岁的杨世银退休后最大心愿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写一部感恩的书,记录那些曾经培养过、教育过、帮助过他的所有人的恩情。于是他发奋读书,勤奋写作,开始了自己的感恩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端午节前夕,他的第一部作品《巴山红叶》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丰富的生活、曲折的经历为《巴山红叶》铺垫了坚实基础,增强了可读性和史料价值,让更多的人懂得了什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展示出杨世银的不平凡一生。杨世银出生在紫阳汉江边上一个叫红光的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寒,只上了三年学,辍学后在农业社当过放牛娃,长大后当了兵,回家后先后当过大队副支书、支书。在红光大队支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带领群众凭着自力更生解决了吃饭问题,成为紫阳乃至安康地区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一度时间人们把大寨和红光联系在一起,陕南各县及四川一些县、市提出了“远学昔阳,近学紫阳”的口号。杨世银的人生充满奇特和戏剧性,他当过紫阳县委副书记,当过陕西省贫协常委,当过中共十大代表。
杨世银也是一位“能上能下”的好干部,从县委副书记下到公社书记、区委书记、交通局副局长,县以下的四级官员他都当过,而且当得很出色。他在洞河担任区委书记期间,面对异常复杂的移民搬迁形势,凭着对党的忠诚和智慧稳住阵脚,避免了水赶人的险情发生,实现了大搬迁。在诸多矛盾面前,他以不沾移民一分钱为底线,心系移民爱移民,埋头工作,成为全省移民战线上的先进人物。杨世银一生清贫而又清正廉洁,曾经这个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家庭,灾难接踵而来,是组织关怀和人民的关爱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度过了难关,尽管无法报答,但他记住了这些恩情。工作30多年,调回县城连一套简易的住房也买不起。
《巴山红叶》共5集,分为记恩篇、学习篇、洞河篇、自我篇、荣誉篇,计15万字。
新闻推荐
阳光讯(唐波吴佳记者李孝华)6月6日早上8点,紫阳县高桥镇深磨村,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进这个深山小村,对电商“创客”朱忠乾来说,一天的忙碌已经开始,他正奔波在各个养蜂户中谈土蜂蜜收购事宜。今年37...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