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社会各界评“五个一”

安康日报 2017-01-17 00:00 大字

群众眼中的“五个一”:

紫阳实行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后,作为普通老百姓,我感受最深。一是干部进村时间多了。以前除了收农业两税,很难见到镇干部。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惠民政策,询问生产生活情况,指导群众发展产业。二是群众办事方便多了。我们要办啥证件,或者急需要啥东西,只要给包联干部打个电话,他们就会尽快帮我们办理,既为我们老百姓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路费。三是说话有人听了。以前我们老百姓要反映啥事情,干部总是爱理不理的,十天半个月没有回音,而且经常没有下文。现在,我们说话,干部都能够放到心上,即使不能解决,也能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很暖人心。

——双桥镇香茶村四组群众周恒武

干部眼中的“五个一”:

基层干部作为和群众最直接的联系者,我认为应做群众“代跑的腿、代说的嘴、代写的笔”。当前,劳务输出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儿童,作为包组联户干部,应主动帮他们代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群众少跑路。要经常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农户,同群众谈心交心,了解所思所想所盼,并及时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为群众说实话办实事。要加强日常应用文的学习和写作,帮助群众写好每一份建房、办理养老保险等申请,真正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焕古镇副镇长黄晓德

客商眼中的“五个一”:

我们公司在恒紫产业园区计划总投资2.6亿元(一期投资万元)建设年产万平方米轻质强环保建材项目,生产轻质高强隔墙板、装饰板、发泡砖等新型环保建材。公司之所以选择在紫阳投资,除了看重园区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更在意的还是紫阳高效的办事机制、优质的服务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从项目签约到实施,紫阳恒紫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始终做到贴心服务。项目洽谈成功后,县上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到省工商局帮我办理公司营业执照,仅用1天半的时间,就将证件交到我手上。后来,在建设厂房时遇到当地群众阻工,管委会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协调解决。目前,厂房建设正按照预定计划快速推进,一期、二期厂房建设年内就能完工,明年年初就能安装、调试生产设备。 ——陕西睿智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军

媒体眼中的“五个一”:

紫阳“五个一”工作法,是年探索和实践的“成果集”。它诞生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前,成型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一直生机勃勃,深得民心。《当代陕西》对紫阳五个一的关注始于年,当时紫阳县城关镇在农村支部“升级晋档”中推行“五个一’的做法,即干部人手一本民情信息登记簿、一本农户通讯录、一纸服务承诺书、一本入户工作日志、一张便民服务卡,这一做法后来被称为“小五个一”。数年之后,“五个一”工作法正式形成之后,仍然能够从中看到两者一脉相承的理念——服务为民。

紫阳“五个一”工作法,是新时期服务群众的“方法论”。它不断跟进群众需求变化,从最初便民服务做起,不断探索,不断深化,逐步引申到民意征集、责任划分、动态监测、选人用人,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链条和方法体系。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紧扣。每名干部无论县委书记、县长,还是村支书、村主任,都是这个制度的监管对象,都是这个体系的推动者和执行人。

紫阳“五个一”工作法,是推动紫阳加速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紫阳县之所以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大跨度发展,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幸福,关键原因应该是“五个一”的助力和保障。十年间,我们少有的密集关注和报道一个县一项改革探索,前后十多次采访紫阳便民服务、干部任用、农民增收等,每一次都能看到紫阳一步一步发生由外向内的变化,也感受到老百姓一年一年由内向外的幸福感,所以一直为之欣喜,为之赞叹。 ——《当代陕西》记者部主任 王化欣

新闻推荐

列车员拾金不昧获赞

本报在此提醒:春运期间,车站、列车上旅客流量大,旅客们在出行期间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不慎将行李等物品遗失在列车上,不要着急,一定要想办法与列车长联系。本报讯(通讯...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