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为残疾母亲架起生命彩虹 稚嫩肩膀扛起照顾残疾母亲责任 紫阳女孩梁生霞被评“美德少年”

陕西农村报 2016-06-03 02:44 大字

梁生霞在颁奖典礼现场。

记者 强晖 通讯员 黄志顺 陈文轩

“妈妈喜欢花儿,我就带回家给她养着。”木桌上的塑料罐里插着一簇康乃馨和两支百合花。这花是校长在县城迎接梁生霞领奖归来时送的,她抱回家献给了母亲。梁生霞是紫阳县焕古镇中心学校七年级学生,5月下旬,她被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评为2016年“美德少年”。

她学做家务分担父亲重任

梁生霞的母亲身患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连自主吃饭都很困难。幼年时期的梁生霞是比较幸福的,她有个特别贤惠的外婆操持家务,照看小生霞和她的妈妈、弟弟。在梁生霞8岁那年,外婆病逝了,外公被姨妈接到外地赡养,家庭的里里外外都落在父亲一个人身上。

茶园要采摘,玉米地要除草,集镇上的零散活也不能放丢,看着父亲里外奔劳,面容消瘦,8岁的小生霞突然变得懂事起来。她学着外婆的样子,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放学后她一点也不敢耽误,匆匆地赶回家淘米洗菜;一家人吃完饭,还得洗刷碗筷、收拾灶台。梁生霞很快熟悉做家务,让她的父亲自叹不如。为了不使一家人的饮食单调,她向邻居学会了烙大饼,炕软饼。

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

梁生霞说,给母亲洗头是最难办的事儿。由于残疾所致,母亲一弯腰背就会胀痛,洗头中不时会昂起脖子,水珠就会甩到梁生霞的身上,每次给母亲洗完头,她的衣服也湿透了。

母亲每晚要上好几次厕所,为了不影响父亲休息,梁生霞用省下的钱为母亲买了一盏小台灯照亮。台灯是母女俩的“暗号”,台灯亮了,梁生霞就知道母亲要上厕所,她就会立即起床,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惊扰了沉睡的父亲。

暑假是梁生霞最盼望的时候,她能时刻待在家里照顾母亲了。天热了,母亲容易长褥疮、生痱子。梁生霞时刻帮母亲翻身,像照顾小孩一样帮母亲洗澡,扑上爽身粉。在午后的阴凉处,她和弟弟举着扇子给母亲扇风,讲在学校的事儿,讲在放学路上见到的事儿。

她坦然面对母亲的残疾和家境窘迫

每当有人夸赞女儿懂事的时候,梁生霞的母亲总是很难过。她用不太清楚的语言一遍遍重复:“是我拖累了他们,让娃受罪了!”

可是对于梁生霞来说,过早到来的生活考验,并没有让她觉得苦和累,反而让她内心充盈着平实和坚韧。她说,孝敬父母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特别之处。

梁生霞的班主任刘友艳结合梁生霞的事迹,召开以“孝老敬亲”主题班会,很多同学都回家为父母洗脚、做饭,学生、家长都深为感动,班上的风气自此有了很大转变。

梁生霞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她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读下去,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改变家里的生活,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稚嫩肩膀扛起照顾残疾母亲责任紫阳女孩梁生霞被评“美德少年”。

新闻推荐

紫阳县双安镇 533户农民住房有保险

本报讯(黄志顺刘安枝记者强晖)“有了这笔保险赔偿,维修房屋的钱有着落了。”日前,由于自家的土坯房遭受暴雨损坏,紫阳县双安镇沔裕河村一组的覃运书收到了保险公司支付的2000元赔偿款。双安镇是地质灾...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