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迈上新台阶 走向新天地 ——写在中国富硒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启动暨富硒研究院科研创新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安康日报 2016-06-16 23:19 大字

[摘要]——写在中国富硒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启动暨富硒研究院科研创新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今天,2016年6月16日,中国富硒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启动暨富硒研究院科研创新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部省市共建国家级富硒科技创新平台正式启动,这个日子,将在安康发展史上具有纪念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宣布在安康市紫阳县发现富硒资源。这使得安康被正式纳入中国富硒带。其时,尽管安康人还不能完全意识到这个微量元素的出现,对于安康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但特异的资源优势赋予,也着实让不少的安康人深感新鲜与兴奋。

经历了“木头经济”,也经历了“石头经济”,在生态循环发展新的压力下,安康产业无疑也面临着加快走上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的历史性挑战。正是在这个新的战略选择和调整期,从新世纪之初,富硒产业开发成为安康发展中的一个常用词。2008年,安康市将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至此,“富硒”开始全面进入我们的发展视野,安康“硒望”成了安康希望的代名词。

这之后,安康市出台了《安康市“十二五”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和建立了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方向、思路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响亮提出,倾力打造“中国硒谷”品牌,把安康市建成为全国知名的“富硒食品之都”。在“十三五”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中,更是把富硒产业作为安康经济上台阶的突破性产业,明确提出到2020年,富硒食品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

城乡因环境而美,群众因生态而富。在近些年的发展实践中,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安康,始终坚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色崛起”不光是安康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基于对良好生态禀赋的自信。绿色掩映之下的“中国硒谷”涵养着安康“追赶超越”的全民希冀,也承载着安康的发展重托。在过去10多年,“富硒”成为安康镀金的名片,也在不同层面得到眷顾和看重。

发展态度决定格局构建。全市一方面从产业规划、制度建设、科技研发、品牌推广入手,开阔我们的视野,让富硒真正“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多方借力借势借智,千方百计推进富硒产业研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康得以与中国农科院因硒结缘,这也掀开了安康富硒产业开发的新篇章。

3年前,专家们应邀来到安康,在为安康富硒振奋的同时,也给安康人民带来振奋。国家顶尖专家在为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把脉的同时,也从科研层面完成富硒产业的顶层设计,编制了《安康市国家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安康市于2014年3月印发实施。至目前,示范区规划的“一核”、“九大试验点”、“九大示范区”、“九大基地”建设阶段目标任务较好完成,新建富硒农产品基地87.3万亩,孵化富硒企业46家,培育富硒产品品牌34个,直接经济效益26.1亿元。与此同时,在中国农科院相关专家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研发出富硒新产品23个。与之相伴,我们完成了包括富硒大米生产技术规程、富硒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在内的富硒标准(规程)10多项;《富硒茶(NYT600—2002)》行业标准已经完成,今年有望农业部发布实施,这将填补安康无富硒产品国家标准的空白;转化利用科研成果10余项……这些新的成果,不断拓展着安康富硒产业的光明前景。

近年来,在中国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安康市依托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已建成“陕西省富硒经济植物工程实验室”。去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认定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今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依托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建设“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这也是安康市首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去年9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安康市调研,在听取富硒资源现状,富硒产业发展成效以及院地合作成果后指出,“富硒产业是健康产业,也是扶贫产业”,更是安康的振兴产业。农业部得以确定与安康市部省共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这成为院地合作最大的成果。这些新的情况,都让安康从官方到民间,更为真切地感受到富硒产业必将也一定能够成为安康“绿色崛起”最关键的推动力量。

5月24日,安康富硒茶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安康富硒产品研发的新标杆。它体现出院地合作的深长潜力和里程碑意义。

几年来,安康在院地务实合作的推动下,全市初步实现了富硒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产业化、开发科技化、产品品牌化。2015年,全市富硒食品产值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生态富硒产业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占比26%。

安康独特的富硒产业前景,赋予安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以广阔的希望。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新台阶,走向新天地,富硒产业和富硒事业必定会成为安康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一双有力的“金翅膀”,在全新的视野中稳健腾飞。  记者 吴昌勇

新闻推荐

紫阳扶持小微企业带动3000余人就业

本报讯(通讯员李茂川)近年来,紫阳县积极做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自行贷款贴息工作,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就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对不低于5户小微企业最高达1000万元的自行贷款给予2年的财政全额...

紫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紫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