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汉台区凝智聚力拔穷根 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三秦都市报 2016-04-27 20:27 大字

“小康道路上决不落下一人、落下一户”,这是汉台区对57万汉台群众的庄严承诺。汉台区48个贫困村、1.46万贫困人口在2017年整体脱贫,这是背水一战的担当。2016年阳春时节,和着春天的节奏,怀揣憧憬和期望,一场以“摸穷底、拔穷根、兴产业、稳脱贫”为目标的脱贫战斗在汉台大地悄然吹响了号角。

精准识别锁定“最需要帮扶的人”

“贫困户:李庆林致贫原因:缺资金脱贫措施:产业就业帮扶后预计人均收入:3100元……”来到汉王镇汉明村翻开贫困户一览表,里边详细记录着全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计划、帮扶措施等基本情况。

汉明村地处汉台区东北部山区丘陵地带,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201户677人,经过近两年的***,全村已实现脱贫98户354人,目前仍有贫困户103户323人,占总人口的24%,其中重点贫困户46户138人。

“这些贫困户是村里挨家挨户‘算\’出来的!”汉明村主任伍俊红介绍,贫困户的产生严格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镇办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进行精准识别,参加民主评议和填报审核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必须逐户逐人签字盖章,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和公开公平公正。自2014年***工作开展以来,区上启动“干部驻村联户***”活动,组建37支扶贫工作队,入驻37个贫困重点村,逐户开展入户调查、建档立卡、扶贫帮困等工作,摸清了全区贫困人口底子。

干部下村铺设精确滴灌扶贫“管道”

“我上次来,你说最难的是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最想发展的是养猪、养牛产业,我们当时商量好了解决办法,现在落实的咋样?”

“谢谢郑书记关心,感谢国家的扶贫好政策,现在我两个女儿在学校都享受了贫困生补助,我搞养殖的小额贷款申请最近也通过了村、镇审批,估计过段时间钱就下来了。”

……

开春以来,虽然工作忙碌,但汉台区委书记郑永涛总会挤出时间到自己包扶的徐望镇徐湾村,每次走进扶贫对象徐春林家,说起生产生活情况,两人好像相识多年的朋友一样。

***工作开展以来,汉台区广泛开展“连心连亲结对帮扶”活动,按照“321”原则,区级领导每人包3户、科级干部每人包2户、一般干部每人包1户,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现对劳动力贫困户的帮扶全覆盖。

划分战区“五大攻坚行动”助力脱贫

“节骨眼上,区信合一下子就贷给我5万元,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说起区上的扶贫举措,汉王镇大兴村贫困户陈军感慨地说道。

陈军的经历得益于汉台区在扶贫工作中推行的“一揽子”帮扶举措。汉台区根据贫困户、贫困村的不同情况,采取“兜弱势、保两头、扶中间、夯责任”的措施,统筹推行产业就业、易地搬迁、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生态保护“五大脱贫攻坚行动”,全力促进贫困户生活有保障、生产有项目、致富有门路。

为夯实攻坚责任,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强力推进“五大脱贫攻坚行动”、1+20配套支持计划”,全力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通讯员张小刚叶亚楠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