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紫阳:产业扶贫精准“滴灌”到户到人

安康日报 2016-02-15 23:45 大字

“党委政府帮我们在山上建‘绿色银行\’,脱贫致富有希望!”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村主任冉维富指着成片成块的新茶园介绍说。

该村是全县153个贫困村之一,2015年全村新建茶园300亩,总面积近2000亩,人均达到2亩以上。截至目前,全县16个镇50个村已全面完成6200亩新建茶园任务,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0万亩。

紫阳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属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水源区。“特殊的县情决定了紫阳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问题是产业扶贫,产业发展不上去,巩固***成果就是一句空话。”县委书记赵立根说。

该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源”,充分发挥富硒资源优势,按照“库区渔业养殖、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林果、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建设主导产业基地,积极引导贫困户培育优势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产业布局,加速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集中,全县已累计流转耕地18万亩,启动建设农业园区29个,扶持龙头企业35家。过去单一分散、“小打小闹”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扭转,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形成一座潜力巨大的产业蓄水池。

筑好“蓄水池”,还得织牢“滴灌网”。该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实行“X+贫困户”的弹性模式,突出瞄准个体,量身定制产业,找准一家一户的脱贫路径。

“背靠大树好乘凉,开源公司流转我的土地并返租给我种,种出的玉米以保护价回收,有闲工夫还能到公司核心园区打工,真实惠!”高桥镇龙潭村一组贫困户陈玖凤展示紫阳县开源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时喜笑颜开。

紫阳县开源实业有限公司是全省产业扶贫扶持试点企业之一,以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该公司与高桥镇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还成立了开源富硒谷物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开源公司实施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是该县探索的“X+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之一。该公司计划明年再新增两条生产线,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2万户。”

2015年6月8日,斑桃镇麻园村贫困户王宗永从本村养殖大户邓山甫家购买100只鸡苗,成活率达100%,70天后,邓山甫上门回收成鸡,扣除鸡苗款、饲料款,净赚了3200元。这可乐坏了老王,随后他又分两次购买鸡苗340只。仅养鸡一项,老王2015年可增收一万多元。

让王宗永受益的是另一种产业扶贫模式——“能人大户+合作社+贫困户”。邓山甫于2013年成立紫阳县勇鸿养鸡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林下养鸡,短短两年时间就发展到5万只的规模,市场由县内拓展至重庆等地。目前他已吸纳本村30余户贫困户加入养鸡专业合作社,并提供包供鸡苗、包技术指导、包饲料供应、包市场销售“四包”服务,带领他们走上了致富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上联农业园区、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下联贫困户,把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组织起来实现脱贫(下转四版)  通讯员 余兴福 黄志顺

新闻推荐

坚持向生态要效益

近年来,安康市围绕“生态立市、循环发展”这一主线,将生态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目...

紫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紫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