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与“接”的有机转换中让城市更整洁 ——环卫市场化改革的“镇坪样板”初塑
[摘要]——环卫市场化改革的“镇坪样板”初塑
记者 于延琴 通讯员 丁关军 陈超 马艳
一个城市无论大小,环卫保洁很长时间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政府出了钱,环卫部门出了力,广大市民还不一定叫好。如何实现“三赢”?方法路数在市场。能市场办好的事,政府不要争在手上,让它回归自身规律。镇坪环卫市场探索,给我们的城市管理吹来更多新风。
2015年10月份,镇坪县在经过3个多月的筹备后,将环卫保洁工作正式推入市场。“政府向市场购买环卫保洁服务”,意味着既有的格局和运行机制必然打破。进入市场后,通过几个月的运行,效果如何?
在2015年11月份之前的镇坪县,和全国多数地方一样,环卫管理、作业、监督等由政府统包统揽。环卫部门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城市清扫得如何,都是自己人说了算。但从2008年开始,全市“双创”工作启动,镇坪环卫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县双创办主任江能海介绍,一直以来,镇坪县的环卫站设在住建局,站里只有2名工作人员,“就算24小时全天候扑到一线,也管不了这么多。” 同时缺少具体的管理措施和作业标准,城市环境卫生基本上靠“突击”,干部有怨言,群众不满意。而现实情况是,经过几年的创建,全县已于2015年捧回“省级卫生县城”的牌子,今年将继续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但继续靠各部门突击“大扫除”?显然不现实。
县委、县政府深刻意识到这一难题,综合各方因素,于2015年7月份将城市环境卫生日常管理交由县双创办负责组织实施,涉及原配置的环境卫生设施一并划归县双创办管理,并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向长效管理转变!”
江能海坦言,接到这个任务很意外,明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但还是乐意去啃这块“硬骨头”。一方面,作为县双创办主任,对全县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全县目前的环卫工作运行体制已不能适应环境卫生不断提升的要求,必须要有人去改变。“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把这件事做好了,就是件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在经过广泛调研和多方考察后,江能海意(下转二版)
一个地方的环境卫生如何,不仅是衡量当地民众综合素质的软实力,更是展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硬杠杠。因此,一直以来各地都在不遗余力整治环境卫生,但成效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镇坪县将环卫工作推入市场后的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明显。不仅解决了原有体制中“人”“事”不分的弊端,为该县环卫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达到了“政府花最合理的钱,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力量,让老百姓享受更好服务” 的共赢局面,对环卫工作市场化到底怎么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而从镇坪环卫保洁向社会购买服务的事例可以看出,如何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整套机制,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购买服务首先应当明确机构职责,明确购买的服务类别。其次,要明确承接主体的具体条件,每个服务项目的内容都不一样,具体条件也存在差异。再次,要明确具体服务标准,研究制订如何进行项目监管和绩效评估。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该县环卫工作还只是半市场化,涉及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建筑垃圾处理,以及垃圾填埋场等没有进入市场化仍是行政管理。因此,该县应在环卫保洁市场化的基础上,将改革红利效应进一步扩大化。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引入机制和监管体系,才能在政府职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环卫市场化,机制是关键
于延琴
新闻推荐
把“富脑袋”摆在“富口袋”前面 镇坪通过道德扶贫破除“等靠要”思想
本报讯(通讯员马艳谌玲)“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镇坪在对贫困户的调研走访中发现,相比物资贫穷,精神贫穷问题更为严峻。面对这一困境,近日,镇坪以道德文化为引领和抓手,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在脱贫攻坚...
镇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