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底色带来的发展底气 看旬阳县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
[摘要]——看旬阳县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
通讯员 巴远君 华荣艳
紧扣“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苗木花卉、林产加工、山林休闲旅游”为重点,以现代林业园区和“千村千处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建设为载体,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借力脱贫攻坚和山林经济发展政策机遇,按照“2+3+X”产业发展模式,倾力发展林业产业……近年来,旬阳做足山林大文章,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如今,全县林地面积已达396.9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4.8%,森林覆盖率55.18%,林木绿化率69.02%,实现林业产值19.49亿元。绿色,不仅成为生态底色,也成为百姓增产增收的一抹亮色。
种下“摇钱树”,发家有奔头
樱桃、拐枣、枇杷、李子、桃子、狮头柑……从春到秋,旬阳一年四季鲜果不断,林果经济让百姓尝到了甜头。
吕河镇冬青村是市、县闻名的狮头柑种植基地,时下,正值病虫害防治和园林管理关键阶段,村上狮头柑种植面积达1160余亩,年产量超120万斤,产值达600余万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冬青村的引领下,全县种植狮头柑总面积达到6.27万亩,产量3万余吨,产值3.1亿元。
段家河、薛家湾村因为户户种植樱桃,三月樱花飞舞,五月樱桃红遍,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今年,薛家湾社区的3000亩樱桃进入盛产期,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订单收购等多种模式保证销路畅通,户均可增收8000元左右,预计可实现产业增收600万元。而段家河以樱桃林木为主,积极推动“农旅一体”发展,引进樱桃深加工企业,加大生产樱桃干、樱桃果酒等系列产品,着力培育樱桃产业链,增加樱桃产品附加值,促进企业增效、农户增收。
神河镇王义沟村的赵吉美对于拐枣树有着特殊的感情,除了自家种植的10亩之外,还收购当地约600余吨鲜拐枣送往采购商手上。“现在不愁卖了,以前要联系发往韩国、印度,现在别说全国,就省内县内都供不应求了。”赵吉美口中的“不愁卖”是因为旬阳有了拐枣龙头企业带动,拐枣酒、拐枣饮料、拐枣醋等企业的相继崛起,增加了拐枣树的附加值。
对于全县而言,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拐枣种植面积36.9万亩、6.8万户,其中贫困户2.2万户,目前挂果面积5.95万亩,鲜果产量达8万吨,占全国拐枣总产量的80%,实现产值1.57亿元,进入盛产期后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可以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
春有樱桃夏有枇杷,秋有狮头柑冬有拐枣,四季有林果,四季有收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全县特色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17.09万亩,其中拐枣36.9万亩、油用牡丹9.18万亩、核桃25.13万亩、狮头柑6.27万亩、蚕桑4.35万亩、樱桃等其它特色经济林31.09万亩。
手握致富“牌”,林下能生“金”
素有“旬阳屋脊”之称的南羊山脚下的小河镇落驾河村是旬阳典型的贫困村。
当地致富能人钟大明经过多方调研考察,依托当地林业资源优势,围绕绿色增收致富目标,打好了林下种植水百合这张致富王牌。镇上2009年成立旬阳县大明农牧种养专业合作社,2013年成功注册“南羊山百合”商标,从当初的30余户会员吸纳到如今涉及4个村220户贫困户会员,通过土地流转共种植水百合730余亩,其中合作社基地种植350亩,免费发放水百合种子带动贫困户种植380余亩,带动贫困户100余人务工,年增收30余万元。
林下种植是条路,林下养殖在旬阳更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早年在外创业攒下第一桶金的陕西鑫绿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政策,受返乡创业政策引领,经过到山东、河南、四川多地考察后,2013年开始在自己的老家铜钱关镇天宝寨的石门沟口开始养殖本地纯天然土鸡。从最初的200只发展到现在的10万余只养殖规模,其中包括自己合作社养殖4万只,辐射4个村贫困户养殖4万余只,带动别家合作社订单回收养殖2万余只。从6月上旬给贫困户发鸡仔开始,合作社门口每天都有好几个提着筐筐来领鸡苗的贫困户。原来这是该合作社推出的“借鸡还蛋”“借鸡还鸡”扶贫模式,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贫困户养殖积极性,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地方新闻精选|陕西旬阳将打击六种忤逆不孝行为 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受理打假公益诉讼
【陕西】旬阳县发布通告:将依法打击六种忤逆不孝的违法行为陕西旬阳县公安局近日发布通告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六种情形...
旬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