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活:搬出来的新生活 —— 安康市移民搬迁带来乡村蝶变

安康日报 2018-04-23 09:34 大字

[摘要]—— 我市移民搬迁带来乡村蝶变

2011年以来,安康市将移民搬迁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促进群众转变、助推乡村振兴的总引擎,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搬,搬富了农民,搬活了产业,搬新了风尚,搬靓了乡村。

搬出农民新生活

天刚蒙蒙亮,家住旬阳县双河集镇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张杰便早早起了床,开启一天的忙碌生活。他在社区广场开办的农家小餐馆生意异常火爆,每天必须早起准备一天的菜肴。

交谈中,张杰笑眯眯地说:“以前在外边打工,出了意外欠了一屁股债。去年搬迁到集镇社区,政府组织我们进行烹饪技术培训,随后通过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开办了小餐馆,一年挣了十来万。现在不仅收入不错,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比起以前强多了。”张杰母亲欣喜地说:“以前住在山上,生活环境非常差,种两亩薄地,靠天吃饭。现在住社区,白天在餐馆帮帮忙,下午跳跳广场舞,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感谢党的好政策。”

自移民搬迁实施以来,安康市累计搬迁安置25.2万户90.1万人,其中贫困户14.4万户44.6万人,移民搬迁把偏远地区群众搬迁到功能完善的集中社区,不仅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且通过统一组织引导、邻里相互影响、享受优质教育,促进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和综合素质提升,彻底转变了群众生产生活观念和方式,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口素质,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搬正社区新风尚

近年来,农村部分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攀比成风,“等靠要”“缠访闹”等不良习气肆意蔓延,为广大群众所不齿。

针对这些情况,安康市以移民搬迁社区为阵地,以转变乡村陈规陋习和不良习气为目的,探索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厚植 “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模式,用道德评议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等办法,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新风尚。

旬阳县吕河镇江店移民搬迁社区王发顺说:“前几年村里红白喜事普通亲朋都要随200元礼金,升学宴、生日宴等人情费用不堪重负。搬迁到社区后,按照村规民约规定,除婚丧嫁娶外,其他事项不得置办酒席,人情随礼直系亲属最高不超过200元,普通宾客不超过100元,大大减轻了经济压力。”

据悉,自新民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安康市各移民搬迁社区初步形成了“互相学习比进步,互相取长比家风”的良好氛围,437个500户以上的社区均制定了村规民约,社区内开展道德评议活动2000多场次,树立自强自立模范典型3000多例。

搬火农村新产业

安康坚持“四化同步、城乡一体”的搬迁思路,累计进城入镇安置16.6万户59.5万人,争取直接投资500亿元,拉动相关投资超过1000亿元,是全市投资最大的民生项目、发展项目,有力地助推了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搬迁后从事手工加工等行业,大量耕地由合作社流转经营,发展现代化、规模化高效农业,助推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紫阳县高桥镇开源富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远权,与8个村227户搬迁群众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化种植富硒老玉米,并将玉米深加工生产玉米糊等富硒食品,残渣用来养殖黑猪,效益十分可观。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深磨坊”牌系列玉米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商场,深受欢迎。同时,该公司与200多名搬迁群众签订就业协议,这些群众在园区打工,既能挣钱又能顾家,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迄今为止,安康市农村耕地向产业大户流转129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6个,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期间,安康市紧紧围绕富硒茶叶、大米、核桃、中药材等发展规模性农业产业,重点扶持建设500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省、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发展1000户休闲观光农业、农家宾馆、特色餐饮、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业,扶持帮助10万搬迁群众实现创业增收。

(下转四版)

通讯员 夏远峰 张润

新闻推荐

去年陕西省破获传销案302起 涉案值2.89亿元捣毁传销窝点1.4万个

本报讯4月12日,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2017年陕西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件302起,涉案值2.89亿元,抓获传销活动犯罪嫌疑人454名,捣毁传销窝点1.4万个,教育遣散1.2万余人,解救传销...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