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见闻 绿叶子不大却片片生“黄金”

陕西农村报 2020-07-29 01:32 大字

通讯员 熊彬彬 记者 崔福红

当下正值烤烟采摘季,在石泉县熨斗镇麦坪村,漫山遍野间都是成片的烤烟。

7月20日,烈日高照,麦坪村众乐合作社里首批采收烤烟的20名工人来回穿梭,忙而不乱地把绿油油的烤烟叶子送进烘烤炉,烤成“致富黄金叶”。千亩烤烟“开炉”也意味着千名群众的增收路正式开启。

以前提起麦坪村,“山高、路远、人穷”成了甩不掉的标签,交通不便、山高人稀、土地贫瘠让这里成为全县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挪穷窝、甩穷帽、拔穷根”成了麦坪村奔向全面小康的途径。

“我在合作社上班3年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离不开人照顾。烤烟合作社成立之后,我把土地流转出去,自己也在合作社务工挣钱。”麦坪村唐自芳说,“丈夫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外出,3个孩子在上学,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自己花钱很少,合作社一年几万块钱的收入还算不错。”

第一年收入1.7万余元,第二年收入两万余元,除去唐自芳的务工收入,两年15亩土地流转费收入近5000元,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在熨斗镇,像唐自芳一样连续几年在合作社务工最终脱贫的大有人在,合作社一日三餐包吃,工资每天100元,年底还能拿到总工资百分之五的劳务分红,相对优厚的条件吸引很多在家劳动力。

麦坪村众乐合作社创始人梅少尉是2020年熨斗镇的优秀党员。麦坪村今年种植的1082亩烤烟,离不开梅少尉的助推。2017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外做机械加工的梅少尉坚持扎根家乡,也坚信自己能带动更多人致富。他自主修建产业路7公里,让农民可以骑着摩托车去种地。如今,在烟农眼里,烤烟就是储存他们梦想的“土地银行”,是实现他们“金色致富梦”响当当的帮手。

“每年烟苗的培育、种植、管护、采摘、烘烤都需要工人,顶峰时期同时用工近200人。”在农业上探索出经验的梅少尉对家乡的致富带动远远不止于此。今年,梅少尉的千头牛场已经动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得到新的实践。牛场的建成意味着全镇的玉米秆、油菜秆、杂草等可以实现再利用,群众也多了一条致富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胡树勇 一个人的山

下山的时候前面几个人走得很快,简直是在一路小跑,不到几分钟我就离他们远了,几个人拐过一道山弯,人影也倏然消失了。...

石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