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金蚕经济 放大文化含量 2018“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西安晚报 2018-05-14 05:23 大字

“鎏金铜蚕”实物

5月13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丝路之源幸福安康”2018“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在陕西大会堂召开,经济、文化、文物等各界学者建议陕西省放大陕西文化含量,用“小金蚕”串联大丝路。

小小“金蚕”

见证丝绸之路繁荣贸易

论坛现场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介绍,两千多年前,27岁的张骞离开汉都长安,凿空西域,打通了被匈奴阻塞的东西方交通线路,建立起古代东西方贸易大通道“丝绸之路”。经历数千年,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遗留下来稀少的物质遗存向世界证明着那时的繁荣与辉煌。

1984年12月安康石泉县农民谭福泉,在河沙里面淘金发现了一条“鎏金铜蚕”。这条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仰首吐丝,体态逼真的铜蚕,后经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文物的价值就在于揭示物质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汉代的“金蚕”就是汉代丝绸的表意,是丝绸之路繁荣贸易的见证。

“鎏金铜蚕”自出土以后,作为长安丝路文物的重要代表,曾两次赴日本参加《丝路之都——长安秘宝》和《丝绸之路的辉煌——中国灿烂的珍宝展览》,引起国外观众瞩目,让古代丝路上的文化瑰宝在当下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结出了新的文化果实。近年,“鎏金铜蚕”还先后多次在各地展出,也均引起了较大反响。

以“金蚕”为符号

让中国软实力走出去

就如何更好融入“一带一路”的问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论坛上表示,一个地区不管多么遥远,都应该有一张名片。他觉得“鎏金铜蚕”出自安康、出自陕西,这已经为安康找到了融入“一带一路”的名片。这样一个新的名片更能够让陕西在“一带一路”当中找到参与的信心,既然“鎏金铜蚕”已经去过一些地方做展览,陕西完全可以把“鎏金铜蚕”和其他陕西文物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展览,让世界来见证丝绸之路的历史,把它变成一种拉近相互感情,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

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则表示,文物是历史的最后结论,也是历史的铁证。“鎏金铜蚕”是一个切口,我们要用一种大文化的眼光看待它。“鎏金铜蚕”不仅是安康的财富,也是陕西、是中国的财富和自豪,我们应该放大陕西的文化含量,把“鎏金铜蚕”变成我们丝绸之路的一个象征。做成文创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鎏金铜蚕”,知道安康、了解陕西。

肖云儒说:“此外,我们还要把套现思维转化为套局思维,真正深入研究‘鎏金铜蚕\’的文化含量、历史含量、市场含量,将方方面面都研究透,然后叠加各方面力量,为它打造一个大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在全国乃至丝路招商,这就是套局思维。届时,安康和陕西完全有可能把握‘鎏金铜蚕\’这个切口,将产业做大做强,让中国软实力走出去。”文/图首席记者张佳

新闻推荐

安康市非公经济占比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本报讯(通讯员方明宝)今年一季度,安康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136.20亿元,占GDP的59.5%,较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超第2名杨凌1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省各市区首位。分析相关数据,一季度全市非公经济发展有...

石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