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石泉:基层“六化”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陕西日报 2017-04-05 10:05 大字
    本报记者 薛向群 通讯员 徐兴平 许兵 陈媛

   支部书记职业化、党员管理精准化、纪律监督严密化、组织生活规范化、作用发挥制度化、基础保障长效化,近年来,一项以“六化”为主线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石泉县持续进行。随着“六化”的深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执政能力持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巩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石泉正在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中趋于成型。

 因时而动,从人开始——瞅准“六化”建设的突破口

石泉县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阵地建设不规范、党员管理不精细、作用发挥不明显、联系群众不紧密……严重制约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发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亟须进行。

石泉县委探索以“支部书记职业化”为突破口,先后出台《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暂行办法》和《村、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试行)》,通过选举、选派、选拔三种途径产生人选,实现村党支部书记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专职化、工薪化、绩效化的“六化”标准。

去年10月27日,熨斗镇金星村年满60岁的党支部书记余昌国在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的见证下,为自己的支书工作画上一个句号。“现在对支部书记要求高,要学的东西多,真有点跟不上了,但请组织放心,我还能在其他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和新的党支部书记一起,完成好今年的整村脱贫任务。”

同时,该镇板长村通过公开招考上任的支部书记肖龙平,正在村上的两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忙碌着。“脱贫攻坚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建好安置点是新一届村委班子要办好的第一要务。”这个30岁的小伙子,虽然刚到任两个月,已经和村民打成一片,信心十足。

目前,石泉县161名村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0.3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103人、占64%。通过“优人”,村党支部书记由“家业”为主向“村业”为主转变,使农村推动脱贫攻坚、引领发展的能力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从点到面,织线成网——问题导向催生全新党建格局

在池河镇明星村,在职党员要做到“两强一树”——强素质、强作为、树标杆,骨干党员要实现“两带一做”——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争做表率,年老党员要做到“两讲一保”——讲党性、讲风格、保晚节,困难党员在党组织帮助下谋求发展,流动党员由党组织利用网络帮助他们实现常联系、常汇报、守底线。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石泉对全县党员进行了精细化分类,出台了《党员精准化管理暂行办法》,“量体裁衣”制定标准,对应施策。饶峰镇新华村为12户党员养蚕户制定的合格标准中,就有一条“不卖毛脚茧”。因地因人制宜的标准倒逼党员主动担责,让党员“做”起来方向更明确,发力更精准,不仅解决了党员队伍的管理问题,也提升了党员的主动作为、服务意识。

“支部书记职业化”和“党员管理精准化”使得“人”的问题迎刃而解。石泉县循序渐进,再出“四化”。

纪律监督严密化,出台《镇纪委直管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暂行办法》《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办法》和《村(社区)干部受纪律处分与绩效补贴挂钩办法》,明确党委书记、分管领导、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农村党员的问责情形,夯实纪律责任,强化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生活规范化,印发了《关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农村(社区)党员民主评议工作规定》,要求支部委员带头参加“三会一课”,解决纪律监督不到位、组织生活不正常的问题。作用发挥制度化,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六步三公开”工作法和“双带”工作、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通过建立干部包联、民事代办、信访包案、问政于民、实事暖民、民意调查制度,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经常性联系和有效主动交流。基础保障长效化,使基层干部腰杆硬、胆气足,少后顾之忧,添创业劲头。

契合融通,齐头并进——县域经济发展检验“六化”成效

“六化”给基层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优化的人员队伍、阵地建设、制度保障相辅相成,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处议事、有责问事的格局,让基层党组织发挥起作用来清晰流畅。

去年11月7日,后柳镇柏桥村召开支部大会,村党支部书记谢英军带领党员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个村级组织,只有坚持学习,紧跟形势政策,才能让整村的发展步入快车道!”谢英军谈学习体会时说,以往,通知村里的党员开会,到齐是一件很难的事。“农闲的时候人都喊不齐,农忙季节就更难了。”而现在,会议室要提前搬足凳子,准备茶水,因为来参会的党员和群众都很踊跃,“规矩一立,人人遵守,按时开会、学习、议事,人心齐,事好办!现在搭上旅游快车,村上陆续建了700亩观光茶园,以‘支部+园区+贫困户’的形式带动发展,我们对村上的前景很有信心!”

“‘六化\’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实践证明,通过推行这一系列制度措施,全县基层党组织尤其是薄弱组织得到全面加强,我们与村干部、农村党员和群众交流,明显感觉到村级带头人硬了,党员群众心齐了,推动发展有力了。”采访中,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这样说。

新闻推荐

黄德波爱在青藏高原上

本报记者郑斐通讯员吴亚君在石泉县城,县中医院医生黄德波的名气着实不小。医院每年300例左右的腹腔镜手术,据说90%都是黄大夫做的,所以很多人都认识他,当然也知道黄大夫去年援藏,到阿里医院当院长助理...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