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康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突飞猛进

阳光报 2016-10-14 00:00 大字

????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13日上午,安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局长杨海波局长介绍了安康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杨海波局长介绍说,安康市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服务人民”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文化先进县为载体,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做实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记者  李孝华  文/图

  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从2012年起,安康市、县党委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都深入基层开展文化建设调研,市文广局、市财政局印发了《“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政府购买演出服务实施方案》,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联合印发了《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实施方案》。各县(区)也相继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两纳入”,在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服务效能、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成效。

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博物馆、安康剧院、文庙二期、龙舟文化园、西城阁、香溪文化广场、安康体育训练中心等一批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用,“藏一角”博物馆6月底开放,院地共建安康学院图书馆加快建设,汉江大剧院、香溪书院、江北体育运动中心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汉阴、宁陕、平利等县级文化艺术中心和一批重点镇文体中心相继建成投用,石泉县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镇坪、岚皋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1个、公共文化馆(群艺馆)11个、博物馆13个;全市140个镇办和1736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年底前建成达标20%。建成各级电子阅览室161个,文化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点1528个,农家书屋2497个;直播卫星电视“户户通”工程和有线电视“小片网”整合完成,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农村应急广播实现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便民应急广播启动实施,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4%,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公共文化创建卓有成效。“振兴汉剧”工程于2013年9月获得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今年5月迎接国家验收、命名;汉滨区、旬阳县连续三次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县”,白河、紫阳、汉阴、石泉、宁陕5县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通过省政府验收命名,文化先进县达标率70%,位居全省第一;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个、“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在全国图书馆、文化馆、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全市图书馆一级馆1个,三级馆5个,达标率60%。文化馆评定一级馆3个,二级馆5个,三级馆2个,达标率90%。镇综合文化站一级站7个,二级站17个,三级站27个,达标率36.4%;创建市级示范综合文化站18个、示范文化室(中心)50个。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实施文化惠民,每年争取中省投入近亿元,组织实施了“村级文化专项支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活动器材配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夯实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深化“免费开放”,自2011年初,市、县(区)、镇三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开始实行免费开放,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得到保障;继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斩获上海国家电影节5项大奖之后,《红军乡》、《安康老城印象》亮相央视,《中国抗战前哨》、《汉水安康》将于近期在央视播出;汉调二黄现代戏《莲花碑》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展演,法制主题民歌剧《冤家路宽》全省巡演;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安康市有5台剧目共获六十多项奖励,近两百件作品获得政府奖励;建设开通了全省首家公共文化服务新媒体信息平台———“文化安康”,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通道。

公共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以树立安康形象、传播安康精神、提高安康美誉度为目标,广泛开展公共文化交流活动。现代汉调二黄大戏《莲花碑》到广东东莞、新疆奎屯、江苏苏州演出;连续三年组织实施“春雨工程”安康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被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授予优秀示范项目、典型案例。常年举办陕、甘、川、豫、鄂毗邻地区五市群众文化交流展演活动,正在组织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城市文化联动活动,不断加强国内外和区域间文化交流。

新闻推荐

小伙“试驾”骗走摩托车

本报安康讯(周歌记者吴琛)10月11日上午,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走进石泉县环城路上的一家摩托车专卖店,声称自己想要购买一辆摩托车。面对上门的生意,摩托车专卖店店员们热情接待,最终小伙子挑选了一款价...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