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梧桐村里的“金凤凰” ——石泉70后创业明星徐奇芳带领群众致富故事

安康日报 2016-06-01 22:20 大字

[摘要]——石泉70后创业明星徐奇芳带领群众致富故事

通讯员 许兵 宋世兵

坐落在子午古道上的石泉县迎丰镇,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驿站,但随着近代交通、信息的快速发展,离县城相对较远的迎丰就逐渐被边缘化。如何破除桎梏,找到发展出路,该镇梧桐村70后创业明星徐奇芳敢创敢干,投资近百万发展中药材产业,开展原生态水稻示范种植,迈出了由城市精英到农村泥腿子的逆袭之路。

提起徐奇芳,梧桐村的乡里乡亲们是无人不知晓。1975年出生的她,自1995年安康卫校毕业后干过护士,打过工。1999年,她在石泉县城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药店,由于她诚信经营,服务态度好,生意越做越红火,2009年她还把分店开进了安康市。在15年的打拼中,凭着一股子闯劲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她赚得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城里盖了房,买了小轿车,过上了让人羡慕的都市幸福生活。

然而稳定的生活并没有让她安于现状,2015年,徐奇芳毅然放弃效益相当可观的药店生意而投巨资回家乡梧桐村发展,这在乡亲们看来,这姑娘“疯”了!但徐奇芳却有她自己的盘算。梧桐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具有发展特种中药材种植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她深知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盘活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切实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徐奇芳没少在这上面动脑筋。

2015年,徐奇芳发现白芨种植市场前景看好,在经过多方考察后,她说干就干,在家乡梧桐村、三官庙村等流转土地60余亩,投资近百万元发展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她向笔者介绍,白芨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极少,因白芨开花很像一只只飞舞的凤凰。由于白芨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加之种苗价格较贵,人工栽植近年来也刚进入探索阶段,白芨产品供不应求。

市场有需求,家乡有资源,致富缺项目,农户有期盼,多种有利因素让徐奇芳一拍即合。徐奇芳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白芨一般种植3年可采挖,亩产可达10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6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12万元,扣除种苗费和人工等生产成本2万元,纯利润可达10万元,她种的这60多亩白芨,产值将达到800万元。

为带动更多的农户,促进贫困户致富,徐奇芳还专门选择了投资小、见效快的黄芪、苦参等适合贫困户发展的产业项目,包技术,包回收,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后顾之忧。2015年,在她的带动下,在梧桐村及周边村共带动白芨种植6户,示范种植20多亩,在相邻的新庄村发展黄芪种植40多户,示范种植80余亩。短短两年时间,她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

2016年初,徐奇芳又流转老家梧桐村闲置的20多亩水田,发展有机水稻种植。她通过选择优良稻种,采用牛耕田、人工插秧、施有机肥、生物防病虫害等原生态种植方式,生产无公害有机富硒大米,还计划在稻田中养鸭,搞复合经营。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机绿色产品尤其备受人们青睐,我种的水稻全部采用原生态方式种植,全程用云雾山流下的富硒山泉水灌溉稻田,没有任何污染,不仅营养好,吃着也放心,肯定有市场。”徐奇芳对她的无公害水稻充满了信心。在她的带领下,梧桐村已有20多户农户改种优质有机稻,全村共发展有机稻种植60多亩。

作为一个从未涉足农业的“门外汉”,徐奇芳有一个更大的理想,那就是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米,让乡亲们赚更多的钱;她要在更多的地方推广原生态种植模式,要把她的有机富硒大米卖向更大的市场;她要做石泉的白芨大王,要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跟她一起致富。

目前,徐奇芳已申报了家庭农场,注册成立了石泉泉丰本草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多家制药企业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下一步,她将着手组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原生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谋划中药材初加工和无公害大米加工厂房建设。

在夏日的阳光下,梧桐村的层层梯田在秧苗的映衬下格外漂亮,一朵朵竞相开放的白芨花犹如一只只飞舞的“金凤凰”,而在乡亲们的眼里,徐奇芳这只从梧桐村飞出去的小鸟何尝不是一只回巢的“金凤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新闻推荐

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脱贫攻坚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拥)6月20日,政协第三届安康市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九次常委会议,围绕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陈勇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鲍永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