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生态功能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 ——安康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纪实
石泉县迎丰生态养猪。
图/文 王健 李忠 王曾萍
安康地处秦岭淮河南北过渡带,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森林覆盖率65%,全省最高。具有中国最大的富硒带,素有“中国硒谷”之称,汉江安康段是中国最洁净的水源富集区。生态富硒优势是安康实现追赶超越的战略性资源,是聚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之一,安康91.9%的面积属于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同时,安康又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发展不足是安康最大的现实问题,增加收入是群众的最大愿望。近年来,面对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安康市委、市政府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确立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把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安康发展的命脉优先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城乡因环境而美、群众因生态而富”的目标。为追赶超越和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为全省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创新探索,树立了“安康样本”。
立体布局 构建生态循环大格局
特殊的区位环境,决定了安康必须坚决摒弃依靠传统的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用环境倒逼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用生产方式生态绿色化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安康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体系,形成了“发展主体小循环、农业园区中循环、立体布局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通过大力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林下生产、稻鸭共育等新型生产方式,着力构建功能互补、能量循环、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畜—沼—茶”、“畜—沼—菜”、“畜—沼—果”、“林—芋—蜂”等循环种养模式已经普及,实现发展主体小循环。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优先发展富硒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支持园区业主在种养业空间和产业内部实行生态化布局,通过农牧对接、沼液利用、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等节点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格局,实现农业园区中循环。
因地制宜,立体布局,在月河川道、浅丘地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优质粮油;在中高山地区,围绕山林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养;在汉江沿线和瀛湖库区,以保护水土和涵养水源为前提,大力发展洁水渔业、林果业和休闲农业,逐步形成“高山特色木本油料、中山林下种养间套、浅山茶果桑畜环绕、河谷平坝花卉种苗、设施农业遍布川道、生态旅游链接城乡”的全域大循环格局。
目前,覆盖全市立体布局的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体系不断优化,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人养山、山养人”、“人养水、水养人”的良性循环。
做精园区 促进特色产业大融合
安康山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做优农业,必须走精品精致、集约集聚、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安康以园区建设为切入点,以要素高度集聚、功能有机融合、三类产业联动为重点,结合全市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按照大农业、全领域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立体布局,大力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生产要素向生猪、魔芋、茶叶、核桃、渔业五大富硒特色产业聚集,全力打造“源头减量控害、过程清洁生产、终端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园区。全市已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355个,其中已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49个。一、二产融合园区98个,全产业链园区100个,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数量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全市各级各类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促进了产业有机融合,农业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2015年,安康生猪产业饲养量达564.15万头,生猪规模养殖量居陕西省第二;富硒茶、魔芋基地规模分别达到69.2万亩、26万亩,魔芋、茶叶种植面积位居陕西省第一和第二位,魔芋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国12.4%。以魔芋产业为例,全市魔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个,开发七大类60多个品种,富硒魔芋制品远销日韩及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安康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品种。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了标准化、设施化、规模化步伐,促进从单一产业领域向一、二、三产连接贯通,从单纯的生产向自主研发和品牌塑造延伸,实现了资源利用率高效化,推动了自然、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
保护水源 构筑生态安全大屏障
2014年12月12日,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作为重要水源涵养地的安康,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安康以“精准农业”为切入,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清洁化,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切实加强汉江水质保护。
该市通过开展化肥减量替代行动,积极推广定量施肥、缓控施肥、水肥一体化等节肥增效技术,实行统测统配,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2015年,全市共推广配方施肥技术350万亩,化肥使用量(打纯)由2012年的11.4万吨下降到11.1万吨,减少了2.6%。通过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以机械节药、生物农药为重点,大力推广杀虫灯、防虫网、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使全市开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面积已达140万亩,农药年使用量由2012年的470吨下降到了428.1吨,减少了8.9%。
在川道浅丘地带,安康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生物反应堆、覆盖免耕等秸秆利用技术,促进了作物秸秆的肥料化利用。积极鼓励农户以秸秆为原料发展食用菌生产,开辟秸秆多元化利用途径。目前,全市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124.2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2%。
为加强农业白色污染防控,安康在10个县(区)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24个。同时,采取政策支持、示范引导、园区及企业带动等方式,推广可降解和厚度不低于0.01mm的地膜,积极开展白色垃圾及商品包装物回收利用与集中处理,减少农业投入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为解决畜牧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按照“畜—沼—园”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养殖进园区,鼓励采用就地结合、就地利用,异地结合、综合利用,分散处理、集中利用,区域配套、循环共生等多种模式,促进“畜—沼—园”循环发展。在全市建设户用沼气池16.9万口,养殖小区沼气和联户沼气工程315处,建成“猪—沼—园”循环产业园区128个,面积6.1万亩。先后启动建设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14处,对畜禽粪便进行收集、贮存和无害化处理,集中实施有机肥加工,变废为宝,初步解决了养殖场的粪便污染问题。
结合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安康制定下发了《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的实施意见》,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以环保硬约束为底线,严格实施畜禽禁限养制度,在禁养区内逐步实施规模畜禽养殖场关停、搬迁或转产,对限养区内已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面实行污染排放许可和总量控制,限养区不再新建、扩建养殖场。2015年,全市对29家养殖场下达了整改通知,关停养殖场10家,限期搬迁1家。同时,积极倡导养殖进园区,鼓励采用区域配套、循环共生等多种模式,消纳畜禽排泄物,促进“畜—沼—园”循环发展。
打造品牌 撬动农产品价值大提升
在2015年11月5日召开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以“中国硒谷,世界硒源”为名片的安康展区,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中、省领导对独具安康特色的富硒农产品备受关注,对富硒产业的发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外客商更是纷纷停下脚步上前咨询、品尝和洽谈。同时,安康富硒茶亮相欧洲市场,走俏俄罗斯、荷兰。富硒魔芋系列产品畅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富硒有机大米以每市斤120元的定价在北上广和香港、澳门等一线城市销售火爆,并以“一亩硒田,四季厨房”富硒沙龙模式营销凤堰万亩古梯田,深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富硒”特色,打造“中国硒谷、生态安康”的地域品牌,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合作,建立了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省富硒经济植物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制定了《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对接中国农科院专家联合成立了富硒猪肉、富硒茶饮、富硒魔芋、富硒水产、富硒粮油、富硒蔬菜(果)、富硒食用菌、富硒饲料、富硒肥料9个富硒产品研发课题组,加快推进生态富硒产业发展,初步实现了富硒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科技化,生态富硒产业已经从培育发展阶段迈向整合发展和创新发展阶段。同时,按照“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思路,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请进来考察观光等方式,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展会,借助各种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强力宣传,叫响做优富硒茶、富硒矿泉水、富硒山珍、富硒大米、富硒魔芋等一批产品品牌。全市已建成部、省级标准化养殖场40个、标准化茶园67个和设施蔬菜标准园21个;认定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产地65处,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11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农产品19个,已有农产品注册商标236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陕西省著名商标18个,陕西省名牌产品10个。2015年,全市富硒食品产值达到228.9亿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87元,同比增长12%,富硒食品工业正在上升为该市工业领域第一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宏伟工程。当前,安康正处在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生态富硒循环农业是必然选择。为进一步加快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建设步伐,安康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的意见》,并于2015年9月初,在宁陕县召开了全市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启动会,按照种养结合、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循环利用的路径,在全市开展了“一县十镇百园”示范工程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着力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五大体系、十大工程,加快形成主导产业明晰、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有效防治、环境持续改善、产品优质健康的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体系,力争把安康建成国家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斐通讯员刘九龙)“汉滨区大河镇关坪村村主任陈朝荣贪污移民安置点项目资金,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石泉县曾溪镇干部钟新明伙同他人骗取征地补偿款后私分,受到开除公职处分……”近日,安康市、...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