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美好生活

安康日报 2019-07-04 08:48 大字

通讯员 陈金山

一截竹竿,几片棕皮,历经钻孔、编织、打磨等几道工序,就华丽变身为一把美观实用的笤帚。若非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这竟是出自一位高位截瘫长年与轮椅相伴的男人之手。

他叫郑远志,今年43岁,是平利县正阳镇泗水坪村五组的贫困户。5年前,还在矿上务工的他,不幸被一块大石砸中,虽经多方治疗,但还是没能逃脱高位截瘫的命运。

那一年,对于38岁的郑远志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从此他将要在轮椅上渡过下半生。即便是抬足迈腿这样别人很轻易就能做到的动作,他都必须花十倍百倍的力气来完成。更令他绝望的是,交好多年的女友,也离他而去。

“我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正值大好年华,却要在轮椅上过一辈子,这日子怎么过呀,还不如一死了之。”谈及往事,郑远志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那个黑色的秋天,回到村里的郑远志因重度残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眼看着别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而自己只能在轮椅上消磨时光,现在又戴上贫困户的“帽子”,这让郑远志心里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难道因为残疾,我就注定一辈子要靠政府救济吗?”郑远志不信这个邪:“没有了双腿,我还有双手!”打这时起,他就特别关注手工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扎棕皮笤帚视频,觉得可行,竹子、棕树皮家里自产,可以说除了手工几乎不要其他成本。

“赏花容易绣花难”。他请人帮忙砍来了竹子和棕树皮,难度远远超乎想象。长期的轮椅生活,导致他的肢体能动性大幅下降,臂力远不如从前,好不容易做出来的笤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质量差。为了迈过这道坎儿,郑远志下狠心先从臂力练起,他在自家院坝量身打造了一个双杠,每天坚持练臂力和肢体的灵活性。

一天、两天……日复一日,在锻炼的同时,他还不忘练习扎笤帚的技术。两个月后,他的肢体灵活性和臂力明显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拿不动的东西现在可以拿了,所扎的笤帚也结实耐用了。郑远志自强不息的事迹很快传开了,从左邻右舍到乡邻乡亲,大家纷纷跑来购买。“他做的笤帚结实耐用,身上那种不等不靠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从八仙镇慕名而来的程远峰这样说。

如今,郑远志的房子在政府帮助下进行了改造,每年扎笤帚挣上几千元,再加上政府补贴的5000多元,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我正在学习养殖技术,我觉得还可以搞养殖!”说起今后的打算,郑远志满怀信心。

新闻推荐

彩霞的故事

编者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彩霞家的这本经格外难念。这是发生在平利县一个乡村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农村妇女。不能...

平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利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