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男子20年如一日照顾养父母成佳话

阳光报 2019-06-11 01:00 大字

左为尧远发,中为其摔伤左手的养母吴风莲,右为帮扶干部、镇人大办主任叶伟 

阳光讯(记者 张波 通讯员 刘山 文/图)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平利县大贵镇涉河村,提起尧远发,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他精心照顾养父20年如一日,特别是养父去世后,他更加精心照料摔伤的养母至今,用平凡行动诠释了尊老爱老的不朽之歌。

1971年,已到不惑之年的大队书记尧风远同妻子商量要抱养一个孩子,他找到亲戚李家,同李家商议将二儿子过继给他。李家看重大队书记作风正派,生活有靠,便将8岁儿子过继给他,改名“尧远发”。

当时,在生产大队尧风远家里人少劳力多,在边远山村吃得饱就是好。尧远发在养父母的照顾下上了小学,过上好日子。但随着生产大队到村的改革,他们家也进入土地承包,而尧风远仍是村支部书记,每天背着黄挂包走路去处理村上各种事务,加上以粮为纲,村里没有经济来源。村民说:“尧书记太正直了,干部当得越来越穷。”

2008年,近40岁的尧远发还没娶媳妇,便同父母多次商量,认为父母年纪不太大,想出去挣钱盖房子娶媳妇,尧风远思前想后同意尧远发外出打工。

在传统家庭教出来的尧远发踏实肯干,在山西、辽宁、河北等多地打工,因受文化限制,也没挣多少钱。脱贫攻坚的春风吹满大地,加上养父母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尧远发又回家照顾养父母。他家借危房改造优惠政策,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然而,刚享福没一年的养父尧风远今年初不幸去世。

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88岁养父去世花费的3万多元账刚还完,还没缓过气,患老年痴呆的养母又摔断了左臂,花5800元医药费,致今未痊愈。尧远发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理念下,不怕脏不怕苦,缝缝洗洗,屋里屋外,任劳任怨地照顾养母,让养母过得舒心,如今已84高龄的吴风莲老人仍然面色红润老人衣着整洁。在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涉河村的道德评议大会上,尧远发被评为“道德模范”。

如今,在帮扶干部叶伟的帮助下,尧远发一边照料养母,一边种了2亩魔芋、栽了3亩茶、又点了2亩茶籽、并对2亩老茶园进行改造;叶伟还贴钱帮忙买了3条小猪30只鸡苗。尧远发高兴地说:“今年,我要脱贫,还要好好孝敬养母。”

新闻推荐

“我靠青山绿水脱了贫”

本报记者齐卉两个月前,平利县长安镇金沙河村的村民尹维山一口气拿出了2万元钱,给自家门前修整了花坛,家里铺上了地砖,在室内...

平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利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