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青山绿水脱了贫”

陕西日报 2019-05-28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齐卉

两个月前,平利县长安镇金沙河村的村民尹维山一口气拿出了2万元钱,给自家门前修整了花坛,家里铺上了地砖,在室内还安装上了空调。被人介绍说是“贫困户”家庭的时候,他总要挺着腰杆跟着强调一句:“那是以前,咱家2016年就脱贫了。”

尹维山两口子是开农家乐的,做农家饭都是一把好手。来他家的游客都说他家的农家饭有一股子土香味儿,让人真正吃出了地道“乡土范儿”。可是尹维山告诉记者,这几年,他摘了贫困户的帽子,靠的不是做饭的手艺,靠的是家门前的青山绿水好生态。

金沙河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山深处,草木葱郁,清澈的金沙河在这个村子缓缓流淌。但是这里的村民以前不富裕。“2015年我开始经营农家乐,但是生意并不好。那个时候村上基础设施差,没有自来水,吃水用水得去400多米外的地方挑水吃。下雨的时候,挑上来的水都是浑的。”5月20日,尹维山回忆,客人来吃农家饭,不但洗手没有水,上个卫生间也没水冲,很不卫生。河道里有时还有丢弃的垃圾散发着难闻的味道。这样的窘况让尹维山的农家乐生意惨淡,时间长了,也就没人来了。

2016年,平利县水利局落实帮扶资金860余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集中处理以及小流域清洁工程“水源地保护”项目,完成98户圈厕改造。金沙河村5个村民小组317户943名村民家中的水龙头里都流出了哗哗响的干净水,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来这个村庄游玩的人都会感慨,这就是个大山深处别致清幽的小公园,灰瓦白墙的房屋点缀在青山绿水中,金沙河缓缓流过村民门前,步道、小桥、亭台楼阁、烂漫的山花和清脆的鸟叫声融为一体,景色宜人。

“现在,我们吃水用水跟城里人一样方便。家家都装有三格式化粪池,用上了抽水马桶,污水直接排进污水管道,进了污水处理厂。”尹维山说,全村饮水用水问题解决后,他当年就实现了脱贫。

“每年接待100多桌,我一年挣个6万多元不成问题。”尹维山笑着说,过去给爱人一件衣服都买不起,现在,也常会陪着爱人去镇上逛逛时装店了。

“挣了钱,我们更要好好爱惜大山和河流。我靠青山绿水脱了贫,我自然也要把自己家里收拾干净,让游客们玩好吃好。”尹维山说。

新闻推荐

“守望河湖看安康”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启动

阳光讯(记者严文辉郑开洪)5月20日,由省水利信息宣传教育中心、安康市委宣传部和安康市水利局联合举办的“守望河湖看安康暨...

平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利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