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重点镇建设拓开特色发展之路
记者 魏涛 通讯员 蒲元元
两山茶园层层叠叠,川道茶园一望无际,高速公路穿行其间,如同穿行在茶的海洋;“白墙灰瓦格子窗马头墙”的民居,与茶园构成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种茶、采茶、加工茶,看茶、唱茶、品茶、评茶,成为当地多数农民一年中的主要营生;每年春、夏、秋三季,外来人口纷至沓来,让小镇热闹非凡,来的是茶客,也是游客。一个过去以产粮为主的秦巴边关镇,如今以茶扬名,茶成为全镇40%农村人口的收入来源,也成为这个茶旅小镇的金字招牌,这就是秦楚边关的平利县长安镇。
7月27日,国家住建部网站公示陕西省9个镇为第二批国家特色小镇,长安镇排名第二,成为安康市首个“国字号”特色小镇,也成为安康特色镇建设的一面旗帜。
长安镇是平利县茶饮产业第一大镇,按照做强做优茶叶和绞股蓝产业,倾力打造“西北第一茶镇”的发展目标,全镇绿茶、绞股蓝总面积达到2.1万亩,2016年茶饮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解决了全镇40%人口的就业问题。可以说,长安镇的特色小镇之路,是全市就近城镇化、就地就近创家业新型城镇化的真实写照,也是安康市推进省级重点示范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和县区副中心镇建设的初衷。
新时期安康发展的新动能何在?农村一二三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最现实的发展引擎在哪里?加快重点镇建设就成为安康经济社会换档提速的必然选择。
2013年9月,安康市积极争取将石泉县城关街区、白河县城关街区、旬阳县蜀河镇、汉阴县双河口镇纳入全省31个名镇建设范围。2014年,再次启动石泉县池河镇等12个县(区)域副中心镇建设,以此引领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结合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立足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基本市情,安康市科学谋定市域“一心一带、七城多点”的新型城镇化布局。明确由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牵头,由市发改、财政、住建、旅游、文化等部门协同配合,为全市重点镇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市委书记郭青带领各县区主要负责人赴浙江考察特色小镇,结合安康实际指出重点镇建设“产业定位上要突出‘特而强\’,规划引领上要突出‘精而美\’,体制机制上要突出‘新而活\’”。市政府把重点镇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市对县区政府年度考核指标,把创建国家特色小镇作为重点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积极发挥市县镇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重点镇建设正在成为安康发展的新动能。
“十二五”以来,恒口镇实施建设项目77项,完成投资22.7亿元。全市各重点镇累计实施项目668项,完成投资68.7亿元。池河、曾家、民主等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吕河、五里、流水、涧池等镇大力发展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蜀河、石泉街区、白河街区通过保护利用传统文化,完善提升服务设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市重点镇建设呈现出竞相发展、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全市重点镇已成为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吸纳农民就业、返乡创业,全面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激发城镇活力的引领者。截至2016年底,安康市小城镇累计入镇企业超过200家,新增就业岗位近2万个,吸纳入镇人口3万余人。
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镇示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安康市继续将重点镇示范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市对县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省级重点示范镇在全省排名末位、县区(域)副中心镇连续两年全市排名后两位的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连续两年排名最后一位的县区(域)副中心镇退出重点镇序列,从符合条件的建制镇遴选递补。市级财政给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省级重点示范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街区)每镇每年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这样一来,重点镇的创建既不是只“给牌子”,也不是一直“戴帽子”,而是要经历严格的申报、评审、退出等机制。
市重点镇示范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市人防办)局长(主任)石昌林说,“十三五”期间,安康市将统筹抓好镇级市建设、省级重点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和街区、县区副中心镇和各类特色小城镇建设,培育重点镇建设示范典型,力争二至三个镇进入全国特色镇序列。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全市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新闻推荐
记者谭西通讯员王焕然在平利,追赶超越就是一场战役,而且是一场硬仗。尽管这样的战场全市各个县区都有,但平利似乎更激烈些,而且“战利品”颇丰。“全省追赶超越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敢于采取超常措...
平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利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