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0后小老板回乡创业带动家乡老百姓脱贫致富

阳光报 2017-06-23 04:10 大字

黄安邦的香菇种植基地

阳光讯(记者 杨泽星 文/图)扶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帮助家乡老百姓脱贫致富,在外打拼多年已成为小老板的黄安邦毅然放弃了都市的繁华生活,回乡创办香菇种植合作社,就近雇佣工人,优先考虑贫困户。在他的努力下,全村近20户贫困户实现年增收超过2万余元。

黄安邦是安康市平利县正阳镇泗水坪村人,早年间在外打拼闯出了一番天地。“在外面打拼很苦很累,但经济条件还行。我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妻子在家照顾父母、照看小孩,我也很想家”。黄安邦说,他在外面做工程,虽然物质条件满足了,但内心一直牵挂着家乡,苦于没有机会报答家乡。到2015年春节黄安邦回家时,村干部找到他,希望他能够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黄安邦告诉记者,他们当地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每年山上有着大量的腐烂树木被砍掉扔掉,扔了很可惜,后来了解到,废旧的木头可以进行加工,用于发展产业种植香菇。“我当时想,回家不光能够创办企业帮助当地老百姓,还方便我与家人团聚,能够更好地照顾父母”,黄安邦说,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决定回乡创业发展香菇种植。

2015年的4月份,黄安邦带着多年在外打拼的积蓄50余万元回到了家乡,投资了香菇种植合作社。“当时村上帮助我协调了8亩的村组集体土地流转,并承诺4年不收土地流转费。镇上还帮助我协调办理木材采伐手续。”黄安邦说,当时在修建香菇基地时,他雇佣村里的贫困户帮忙,帮助多户贫困户增收。

初次种植香菇,黄安邦做了5万个菌棒。出菇陆续卖完后,大约有40万左右的利润。丰厚的利润让黄安邦产生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想法,到2016年,他将香菇大棚发展到了21个,规模扩大了一倍,由最初的5万菌棒发展到10万个。

“现在我每天用工量高峰期能达到40人,一般维持在20人左右”,黄安邦告诉记者,由于规模变大,对用工量的需求也在增加,工人基本都是村里的贫困家庭。在香菇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对菌棒刺孔的工人刘洪美,“我对这个工作挺满意的,有人在村里开厂子那是好事,我们大家都能赚到钱了!”

今年46岁的刘洪美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身体患有残疾,儿子早年在外因故不幸遇难,大女儿也已出嫁。丧子之痛让两口子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为了走出阴影,夫妻俩又添了一个小女孩,今年刚满4岁。既要照顾丈夫和孩子,又要养家糊口的刘洪美没有被生活击垮。虽然被列为贫困户,但她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奔走在脱贫的路上。

刘洪美告诉记者,她在香菇基地平均每月能挣两千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块。“以前我只能在山上挖点山药,但是年纪慢慢大了,上山很吃力。现在干活方便还能照顾家里。老板每月5号发工资,在这里干,我放心得很呐!”

黄安邦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计划带动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种植香菇。农户只需花几千元搭棚,由他提供菌棒,提供技术指导,出菇后包销路、包回收,可以让农户的种植风险降到最低。

“像刘洪美这样家里贫困的群众,在我这里打工的还有很多”。黄安邦说,他内心真切地希望能够帮到村里的老百姓,为家乡百姓造福。

新闻推荐

落实“五新战略” 建设“五美平利”

郑小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陕西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吹响了建设富裕和谐美丽陕西的号角,开启了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新征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平利县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大力实...

平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利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