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把职业教育当做毕生的目标 ——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王本周

安康日报 2017-06-09 04:10 大字

[摘要]——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王本周

记者 田丕 通讯员 陈小浩

王本周是个彻彻底底的职教人。对他来说,职业教育不是关在屋子里的教育,而是要为社会服务,不仅社会要了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人也要主动贴近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1999年,他只身闯入民办教育事业,创办安康育英计算机学校(现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创办安康育英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市率先开辟校企办学模式;2011年,注册资金500万元,将其升格为安康市育英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总投资8000万元兴建的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15年租赁办学的历史,发展成为一所集高等函授教育、中等学历教育、短期技能培训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十八年来,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两万余名合格技能型人才、近百位优秀学生,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等50余项荣誉称号。在2015年市级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以995分荣获“优秀”等次。

如今的王本周,荣誉等身。他担任了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安康市青年创业协会会长,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陕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安康市政协委员,安康市青联联合会副主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做校长,不光办一所学校

历经创业的艰辛,王本周深深地认识到,老百姓对民办教育认识不足,办学资金紧缺,民办学校要想生存,出路就在“灵活”。于是,他带领一干人,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变化,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建立与市场接地气的运行机制,先后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培华学院、西京学院等院校联办高等函授、网络、自考教育;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通中职升高职的渠道,拓宽“升学和就业”双向选择;承担市、区人社部门的“就业技能工程”培训,形成了高等教育先导、中职教育主体、技能培训补充的“三位一体”办学格局。坚持走“利用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产教一体、校企一体化路子,将创办学校和发展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努力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世纪之交,王本周靠一台计算机一名教师一个学生起家,诞生了安康育英计算机学校。租赁育才路三层民房搞计算机培训,又延伸到巴山东路办中职和函授。一路创业发展中,王本周始终不忘初心,拥有自己的校园,成为他的梦想。

2014年9月,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整体北迁,结束了15年租赁办学的历史。新校区占地22.36亩,结构功能完整,布局科学合理。楼盖起来了,校园有了,学生在哪里呢?王本周日夜思考,经过调查论证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面向社会和市场需要,中职形成了汽修、学前教育、高等护理、老年护理、电子商务、旅游与酒店管理、高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等10个专业,各专业基本达到了“六有”,现有各层次在籍学生3000余人。

做教育,不光教一群学生

怎样才能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让学生阳光、体面、高薪就业,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就是答案。王本周坚持“工资待遇高、环境水准高、企业声誉高”的“三高”原则,构建“五步跟进”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即实习岗位跟进、指导教师跟进、实习管理跟进、课程任务跟进、过程评价跟进。在北京、珠海、广州、西安等地构建了稳固的学生就业网络。三年来,共安置学生千余人,安置率达98%,学生顶岗实习平均工资3500元以上。今年安置顶岗实习的学生,入职第一个月工资最高达4800元。

学生慢慢多了起来,“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就好业”,成了王本周时刻操心的事情。他提出“实施成功教育,培养技能人才,彰显个性特长”的思路,带领大家制定出台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规范》,牢牢把握“了解岗位要求,掌握岗位规范,熟练岗位技能,打造岗位能力”这条主线组织教学,跟进市场设专业,跟进岗位排课程,跟进素质搞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与岗位直对接,使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大大缩短了学生在企业的“试用期”。

作为安康人,要为安康多办点事儿。王本周认为,要努力构建开门办学体系,加强与部门、企业合作,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高地。学校承担市、区人社部门的“就业技能工程”培训,开办计算机操作员、商品营业员、餐厅服务员、电子商务等免费技能培训班,助力***。为市内外企业培养特种工、在岗职工、新员工等累计达3万余人次。办好陕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函授站和西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函授站,先后为社会培养专、本科学历学生近万人。

做创业,不光带一个团队

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想创业、敢创业,可又不知道怎样走上创业路、实现创业梦的实际,王本周不仅将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与广大创业青年分享,还牵头组建了安康市青年创业协会,联系服务广大青年,引导青年共同创业。

2011年1月协会刚成立时,只有50名会员。经过5年的发展,现有会员单位1130家,涉及种植养殖、电子科技、教育培训、建筑建材、生产加工、休闲服务等20多个行业。协会就像一团火,吸引创业青年在一起互相取暖、和合共荣,成为安康青年的“创业之家”。

在此期间,王本周带头走访会员3000余人次,为500多家会员单位解决了发展难题,引导200余户个体户发展为企业,帮助18家企业走出困境。带领收购平利通达刷业公司,使企业起死回生,解决过去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30余万元,解决就业63人,牙刷销往全国各地;促成会员业务对接700余次,实际融资6.5亿元;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各类培训40余场次3500余人次,组织会员外出考察20次400余人;建立了创业示范基地和青年创业孵化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00 余人次,帮助800余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发展志愿者279名,组织开展活动500余次,累计募捐物资价值1000余万元。筹资建设安康市青年创业大厦,为会员企业提供集办公、交流学习一体化服务平台。创建安康市青年创业学院,为会员企业提供培训,培养管理人才队伍。2015年,协会被民政部命名为首批国家5A级行业协会,获得省级集体荣誉20个、市级30个;获得国家级个人荣誉2人、省级20人、市级85人;涌现创业典型50人,有10人受到省级以上媒体专访。全国各地20多个社团组织前来学习考察,省市领导多次深入会员单位和协会调研,勉励企业和协会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表率。

新闻推荐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考察团来安考察

本报讯(通讯员王玲)6月5日至6日,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监事会召集人廖伯熙、常务监事游文光率团来安参访考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俊民,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平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利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