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自强标兵”薛远美 不等不靠实现致富梦

陕西农村报 2018-11-28 07:00 大字

?薛远美老两口筛选猪苓。

?薛远美和唐永财从地里劳作回来。

本报记者 孙金龙 通讯员 杨宁 陈亮 文/图

11月26日,在宁陕县四亩地镇四亩地村,记者穿过朱家沟铁索桥沿着山路步行上山,大概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朱家沟组漆树槽。一位老妇人正细心地打扫着自家的庭院,小院被收拾得干净整洁,这位老人就是宁陕县“2018年脱贫攻坚自强标兵”薛远美。

71岁的薛远美和67岁的老伴唐永财相依相伴,唯一的儿子在新疆打工很少回家。勤劳的老两口于2002年开始尝试种植猪苓,日子也算能过,可天不遂人愿,2006年薛远美被诊断患膀胱癌,对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看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2014年薛远美老两口被纳入建档立卡系统,成为贫困户。

面对贫困,薛远美不是等着别人的帮助,而是千方百计谋发展。从2017年以来,薛远美老两口在漆树槽发展种养殖业,依靠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养蜂45箱,种植猪苓400余窝,获得产业奖补资金4500元。

2018年,薛远美夫妇通过土法改良,将恒亮养蜂合作社的养殖技术结合当地实际,继续发展中蜂养殖。同时,养殖家禽50余只,累计种植猪苓1000余窝、天麻100余窝,2018年再获产业奖补资金4400元。通过劳务输出,儿子一年务工收入达到38500余元。

老两口经过努力,收入越来越稳定,吃穿都不愁了,生病有合疗和大病保险,薛远美的病情也越来越好转。因为薛远美住的偏远,当地政府给他们安排了安置房,自己只交了7500元就能住上75平方米的房子。日子越来越好,薛远美觉得自己符合贫困退出条件,便主动向村干部提出想要今年脱贫的想法。

2018年9月,薛远美成功通过村上和镇上的验收,摘掉“贫困帽”。正因为寄托着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薛远美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致富梦。

新闻推荐

三次到访宁陕县关注“养育未来”项目 ——专访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副主席彭蕾

彭蕾与宁陕县海棠园村的妈妈们现场交流养育师在养育中心教小朋友们读书男养育师岳友林与孩子们在一起2018年11月18日...

宁陕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