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年创造力 “7·18”洪灾之后已搬迁安置71.36万人

华商报 2017-06-30 09:07 大字

安康地处陕西南部,地质条件差、山体稳定性脆弱,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大量农村公路、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被摧毁,许多农民失去家园。.

灾害过后,灾区群众如今的生活状况如何?在华商报创刊20周年之际,通过记者回访,一起看看灾后重建取得了哪些成就。

2010年7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泥石流,给汉滨区七堰村村民带来巨大伤痛。随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在七堰村拉开序幕,七堰社区成为陕南最早的移民搬迁安置点。

噩梦

洪灾中小山村被吞没

移民搬迁寻找新家园

2010年7月18日,那个噩梦般的夜晚,一场特大暴雨泥石流吞没了原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村民世代居住的大山,该村22户78间房屋全部被冲毁、埋没,12人死亡,17人失踪。

“7·18”洪灾后,侥幸躲过劫难的七堰村村民被安置到山下过渡,在临时安置点过渡的还有周边几个村的受灾村民。此时,为了让山区村民免受灾害之苦,省委省政府从长远解决问题,提出了“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的构想。

经过统一规划,七堰村与周边的新铺村、小沟村和金鸡村等4个自然村合并,并以受灾最严重的七堰村命名,规划搬迁安置1300户5000余人。当年9月25日,七堰社区集中安置点开工仪式隆重举行,陕南移民大搬迁——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就这样从七堰拉开了序幕。

重生

多种形式展开致富路

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2011年5月1日,七堰社区首期88套安置房竣工,社区管委会对房屋进行了编号,通过摇号的方式,64户因灾“三无户”、“倒房户”首先拿到了新房钥匙。目前,七堰社区经过4年多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安置房屋627套,搬迁居民两千余人。

通过灾后持续不懈的移民搬迁建设,一个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在七堰村建立起来。如今,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公共基础设施也早已完善,社区还建有卫生院、小学、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便民服务中心下设便民服务站、接待中心、物业管理中心、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调解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居民议事厅、党员活动室、警务室、就业服务站等各项服务功能室。

如今,七堰社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促民增收,建成万头生猪养殖场、千亩观光茶园、蔬菜水果示范园等一批农业项目,解决社区500多人就业,并积极开展致富技能培训,拓宽社区村民的就业渠道,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铭记

建移民博物馆 记录百万移民史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浩大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开始启动。仅安康市,围绕避灾搬迁、扶贫搬迁两大重点,已建成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1000余个,完成搬迁安置18.87万户71.36万人。今年,安康市要完成6.33万户17.8683万人的搬迁安置任务,居全省之最。“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共有49.16万户、174.7万名群众住进了搬迁社区。“十三五”期间,陕西还将搬迁群众200多万人。

为了记录下这段百万移民史,作为陕西移民搬迁的中心城市,安康市于今年开建移民博物馆,通过历史实物、沙盘模型、浮雕泥塑、3D航拍、3D虚拟演示系统等技术手段,从“移民历史文化、当代移民搬迁、移民未来展望”三大板块,全面生动呈现陕南移民历史文化、当代移民搬迁工作成果和移民搬迁未来规划蓝图等内容。华商报记者 王斌

洪水中失去4个亲人 如今重建起幸福家庭

2002年6月9日,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洪灾过后,该镇居民唐蜜原本美满富裕的七口之家,转瞬间只剩下他和女儿、父亲3个人。如今,唐蜜用双手重建起幸福家庭,躲过洪水的女儿如今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唐蜜原本有一个殷实富足的家庭,之前家里有五间两层楼,他买了辆客运中巴车跑客运,妻子在一楼开超市,一年下来收入有十多万。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他失去了母亲、妻子、11岁的女儿以及年仅5岁的儿子。房屋被冲毁,价值11万元的超市货物也被冲走。

提起2002年6月9日凌晨的那场洪水,唐蜜至今心有余悸。当时全家人都在2楼住着,自己和妻子以及5岁的儿子在一个房间,11岁的女儿单独住着,他的父母和7岁大的女儿住在另一个房间。凌晨2时左右,他听到河水的声音不太对劲,从睡梦中惊醒时发现水已经漫到2楼阳台。意识到发洪水后他赶紧叫醒家人一起逃往对面的学校。不幸的是由于水势过大,他的妻子、母亲、儿子以及11岁的女儿不幸被洪水冲走,父亲带着7岁女儿从即将倒塌的房屋中侥幸逃生。

那场洪水让四亩地镇成了宁陕县受灾最严重的一个乡镇,全镇1100户居民受灾程度达80%,不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园,洪水也几乎卷走了唐蜜所有希望。看着年仅7岁的女儿,他不得不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2003年3月,他用政府发放的10000元救灾款项以及借来的钱重建家园,当年10月,他借了亲戚朋友一些钱后重新买了一辆29座大巴车,继续跑客运。后来,他与一个佛坪县女子认识后结婚,又有了两个女儿,侥幸从洪水中逃生的女儿如今就读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

6月28日,记者联系唐蜜时,他刚刚跑完自己承包的宁陕四亩地镇至石泉县的班线,“现在私家车多了,客运班线并不好跑。但那场灾难过后,许多事情也能看得很平淡,只要一家人健康平安,孩子们很优秀,就是最好的回报。”华商报记者 王斌

新闻推荐

毛万春在宁陕县调研脱贫攻坚并出席林麝野化放归活动

本报讯6月29日,省委副书记、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毛万春到宁陕县调研脱贫攻坚,并出席“中国·陕西林麝首次野化放归”活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春良参加放归活动。毛万春深入到宁陕县城关镇老...

宁陕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