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川新变化

安康日报 2016-08-18 00:00 大字

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梁石

艳阳下的小川村立新组平板桥上,老人们正在晾晒着一大早的收获——黄丝菌。桥的对岸回荡着老伴们的吆喝声,一群群的羊儿正在撒欢地往坡下跑去,屋内饭菜的香味伴随着炊烟向远方飘去,远处张家湾安置点的高楼,透过层层叠叠的山林,隐约可见……8月2日,采访组一行走进宁陕县金川镇小川村,眼前,新的变化,让一行人感到分外喜悦。

地处宁陕县东北部的小川村,交通条件落后, 2002年至2005年连续发生了6次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基本农田损毁90%以上,让这里成为了宁陕县境内“贫困中的贫困”。全村387户128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4户644人,贫困率为52%,计划2016年实现全部脱贫。

市政协、宁陕县政协驻村包帮工作队自进入小川村以来,按照“抓班子,提正气、抓产业,固经济、抓设施,改村貌、抓精准,扶弱小、抓统筹,聚合力”的帮扶工作思路,重抓党风廉政建设,重建村级两委班子,突出产业发展,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重点,逐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村里确实变化不少,立新组、松树组平板桥已投入使用,其余两座桥正在修建,集镇路边太阳能路灯也投入使用,路两旁放置的垃圾箱也改善了村容村貌,安居工程、饮水工程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生活质量,各家各户现在干劲十足,有信心打赢这场战役。”提及村上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胡理楷有说不完的话,他说:“自从市县政协驻村帮扶以来,不管是产业,还是基础设施,尤其是全村的风气、人民的内心都有了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

小川村抓住省农发行和市县政协帮扶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村两委积极配合,做好群众工作,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如今的小川村,在帮扶部门的支持下,新建安居工程1处、新修饮水工程1处、新建平板桥2座、新添置太阳能路灯26盏、新添置垃圾车8辆垃圾箱100个,显著的变化还在这里发生…

“合作社+合作社+农户”是小川村产业扶贫的一个特点。胡理楷介绍说:“在省农发行和市县政协的帮扶下,村里成立了2个合作社,一个是养猪合作社,一个是中药材合作社,在帮扶层面,都实行免费提供送猪苗、药材种子、技术等,按照订单销售模式,省去贫困户的顾虑,同时,让老百姓们去合作社务工,这几年,家家户户收入稳步提升。”

“刚到这里来的时候,村民发展产业积极性不强,后来市县政协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村民谈心交流,通过多次邀请市上专家到现场培训,带领当地村民去天柱山、大河镇参观学习,才逐渐消除他们的顾虑。按照当地条件,综合考虑,积极调研,制定了‘四千三万\’(千头猪、千只羊、千亩板栗园、千亩核桃园、万只鸡、万窝天麻、2016年底人均收入实现1万元)发展思路,确定了重点发展林、畜、药三大产业扶持方向。为了进一步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市县政协还积极争取资金,制定了产业奖补办法。”小川村第一书记陈睿说。

沙坝组的山沟一处开阔地带,猪舍、羊圈沿山沟一字排开,房檐下整齐地摆放着蜂箱。“2014年我在包帮部门干部的动员和帮助下,贷款6万元,发展养猪、养羊。目前,养猪100多头、养羊100多只、养蜂70箱,准备到明年,猪扩大规模到200头,羊200只,蜜蜂200箱。”朱从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着说:“今年,蜜蜂和出栏生猪已经收入7万余元,估计明年收入10万出头。”

据了解,在小川村,像朱从顺这样的养殖户,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全村上下还有不少。目前,小川村在市县政协的帮扶下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四千三万”为发展目标,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脱贫致富,脱贫进度明显加快,全村共新发展林下养鸡23100只,新增山羊1350只,养牛152只,猪2110头,发展科管板栗园6300亩,核桃园390亩,中药材52亩,培育产业大户28户。

新闻推荐

宁陕严抓严管建设“专职化”纪检队伍

本报讯(通讯员李乔良雷蕾)近年来,宁陕县认真推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检干部专职化、主业化和专业化,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神经末梢”。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强镇纪委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

宁陕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小川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