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农民画再现秦巴山水真情实景 安康首家乡村艺术工场开馆

三秦都市报 2021-12-11 01:31 大字

正在画画的村民

本报安康讯(余婷记者吴琛)近日,安康市汉滨区“南色51号乡村艺术工场”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当地群众在安康市汉滨区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在文化志愿者的热心参与下,没有借助任何机械,经过6个多月的人扛镢挖、手砌式的劳作打造的乡村艺术工场。

在汉滨区新城办程庄村一个名叫东西沟的地方,“南色51号——乡村艺术工场”农家院子就坐落在半山坡上。说是“工场”,其实是一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夯房屋。斑驳的土墙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农民画”成为最吸引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由一群平均年龄55岁的村民绘就的,他们虽然没有绘画理论基础,看似用天马行空的线条和色彩,却勾勒出了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朴素认知。

“村民们按自己的想象,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大家都是晴天干活,雨天画画。随心所欲地在画板上描绘着心之所想、眼之所见。我的任务是给农民朋友提供环境和氛围。”问及土墙上和石头坎上这些造型质朴、手法稚拙、风格烂漫的画作是怎么来的时,“工场”主人张笑老师满怀欣喜地说道。

这些色彩明艳的画上,有成群的鸡鸭牛羊、连绵成片的稻谷麦田、造型拙朴和表情各异的人物、山水等,画面的色块和线条没有刻意、没有做作、没有装扮,只有淋漓尽致的内心倾泻和色彩描绘。给人的第一感觉极像五六岁的儿童画,但画面却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

这群农民画的画,把农耕文明的印记、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和认知尽情展示出来,再现了秦巴山水和安康农家生活的真情实景。

据张笑老师介绍,2021年春节前他刚退休。退休之前,他在珠海是一名少儿美术老师,在全国的儿童画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他把在珠海的房屋等全部变卖,决定回到家乡发挥余热。以“文化振兴乡村,艺术唤醒泥土”的理念带领乡亲们画画,丰富乡亲们的精神世界,也使农耕文化有更广阔多元的表达空间,成为更好的精神留存。

“前40年,我带着孩子们画画,取得一些成就。现在,准备再用20年的时间,为家乡的农民朋友服务,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激发农民的艺术天赋,因为农民对待艺术有他们独特的眼光和感悟,需要艺术的展示和重塑,我是想用艺术为振兴乡村探索一条路子。”张笑介绍说。

“南色51号——乡村艺术工场是由退休文化艺术工作者发挥余热兴办,社会爱心企业支持的一个公益性的工场,以‘文化振兴乡村,艺术唤醒泥土’的理念带领乡亲们画画,丰富当地村民的精神世界,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帮助农民朋友在劳作之余用拙朴的手拿起画笔,海阔天空地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让农民朋友当画家、做艺术家,意义不仅在于表现秦巴山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文化振兴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朋友做艺术的创造者,在艺术的创造中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建设美丽的家园,开创美好的生活,做世界的主人。”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安康汉水文化研究专家罗先余评价说。

“南色51号——乡村艺术工场”开放以来,广大农民朋友可以免费参加活动,市民朋友们也可以前来参观、交流。每周二、四、六下午14:00-18:00开放。

新闻推荐

高中学业水平补考考生须做核酸检测

本报讯这场考试前48小时,考生们别忘去做核酸检测!12月8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安徽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