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卤鲜的鲅鱼 那叫一个绝!

青岛早报 2019-12-06 06:18 大字

早报12月5日讯 寒冬来临,又到了渔民加工干鱼的时节。 12月4日下午,港东码头,200余条渔船陆续靠岸,岸上晾晒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干鱼,空气中弥散着海水的腥咸、干鱼的香甜味,引来了近千市民淘海货。

就地取材加工干鱼

12月4日下午,港东社区的一些渔船纷纷上岸,码头上一片繁忙,卸货的、卖货的,还有现场挑选海鲜的,整个码头更像是一个鱼市。其中,最有看点的还是成排的干鱼,大的有鲅鱼、安康鱼、面包鱼、鳗鳞鱼、老板鱼,小的有偏口鱼、刀鱼、舌头鱼等,足有10多种。除了晾晒架上铺满了干鱼外,还有的渔民直接在码头上加工干鱼。

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卖干鱼的港东社区渔民刘文刚,他今年64岁,17岁那年就跟着其他村民一起出海打渔,18岁开始在船上加工干鱼,2003年他不再出海捕鱼,而是上岸后改行专门加工干鱼。“我们社区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有渔船200多条,加工干鱼的有上百户,合计起来靠海吃海的有三成多村民。 ”

“我们加工干鱼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有汤腌、一卤鲜和甜晒鱼3种工艺,汤腌需要使用老盐汤,放在坛子里要腌制两三个月,其中最有名的是汤腌白鳞鱼;一卤鲜使用很少一点盐,晒制三四天到六成干,以一卤鲜鲅鱼最为出名;最后就是甜晒鱼,也是使用很少一点盐,晾晒5天以上,以甜晒鲅鱼、老板鱼、鳗鳞鱼比较出名。 ”刘文刚说。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加工干鱼的时候了,要一直持续到来年五一期间。 ”渔民刘金鹏正在晾晒偏口鱼,他说,为了准备今冬的销售旺季,他已经备下了4吨鲜鱼,每天还雇了三四名港东社区居民来加工干鱼。

市民吃干鱼越来越讲究

港东社区的渔民加工干鱼一直延续着老传统,先用海水清洗,然后去除内脏,再洗净浸泡在海水中,最后把洗净泡好的鱼平整地摊在晒鱼架上,鱼肉朝上,过个三五天,甜晒鱼就晒好了。 “这些年来,我们加工的干鱼种类越来越多,不过,最难加工的是河豚,因为河豚的内脏和血都有毒,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加工干鱼经验才能加工。 ”刘文刚说。

“我特别喜欢吃港东的甜晒鲅鱼,除了不咸外,味道还很鲜。 ”刚刚购买了5斤甜晒鲅鱼的市民王先生说。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很多市民都喜欢挑选一些甜晒鲅鱼,倒是汤腌白鳞鱼等选购的并不多。“退回到10年前,各种汤腌鱼特别受欢迎,这些年来,市民更加注重营养搭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口味清淡的干鱼。 ”刘金鹏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港东码头上的各种干鱼每斤价格都比去年涨了三五元,其中,甜晒鲅鱼、老板鱼、鳗鳞鱼、偏口鱼等最受市民欢迎。“现在市民来购买干鱼正是好时候,除了干鱼外,每天还会有很多新鲜的海货上岸。 ”当地的渔民这样说。

(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孙如勇 李翔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当代“君子国”的覆亡 读沈祖连小小说《小山村》徐汝钊

作品首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寓言意义的君子国。它美丽宁静,自成一统,屏蔽了外部世界的诸多喧嚣和纷扰;人们渔樵传家,固守次序,即...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