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强身 要归运作 《体育组织学》序

四川经济日报 2019-12-04 06:34 大字

□ 陶武先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体育的本质是遵循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等规律,增强人体素质与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旨在强身,要归运作。其始于发展基本生存技能,进而以训练教育和竞技娱乐的形式,经历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演进,构成现实的社会文明。山积而高,泽积而长。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人们的体育预期也更为丰富,必然要求探索创新和理性认知,为广泛持续的体育运动拓展路径。

体育系文明,指向应明确。体育发展表征时代气息、内蕴时代精神、折射社会进步、涵养社会文明。体育状态是人类文明的一扇窗子、一把标尺。依靠和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体育事业的进步,进而助力民族、国家、时代的繁荣昌盛,指向十分明确。以养身为基础。生理健康是发展体育的基本诉求。生命在于运动,通过体育活动强筋健骨、强身健体,从而改善生理机能,实现防病益寿之目的,是提升体育文明的逻辑起点。因此,应从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出发,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突出身体力行,加强养成化育;应以解决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为导向,因人制宜,持之以恒,在祛除或防范诸如肥胖、“三高”等“现代文明病”方面体现功用。以养心为突破。心理健康是发展体育的深层需求。健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本为表里、互相促进。通过体育活动,给人心理方面的释放感、愉悦感、健美感、成就感,达到心神心智心地心志健全安康的目的,是体育发展的升级与突破。老子《道德经》云:“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强调“虚其心”即消除贪欲妄念、保持清静心;“弱其志”即弱化邀功逐利的机巧心,二者都落在养心上。可见,发展体育文明,须把“动如脱兔”“静如止水”统一起来,既推动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的竞技体育,又发展以培育人性、心性、韧性为指向的大众体育。以养气为升华。精气神振奋是体育发展的终极追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居于高端层次,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才具有更久远的价值。乾坤有正气,还在化育中。“啊!体育,你是美丽,你是正义,你是勇气,你是荣誉,你是乐趣,你是进步,你是和平……”顾拜旦的《体育颂》诠释的体育精神,是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自我实现,也是培育人格层次的群体提升。因此,振奋个人、团体、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精气神,是发展体育运动应当趋向的远大目标。通过活动,培养顽强坚韧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承担风险的能力;通过实践,化育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公平观念等,理应成为体育文明的重要构成、着力方位和实践升华。

体育兴事业,组织是关键。成功于事业,健康是前提。人安乐而百事乐,体育兴而事业兴。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标示社会进步状态。体育发展对事业成就的作用不言而喻。狭义层面看,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正日益表现出良好态势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广义层面讲,为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而竞相发展的大众体育,群众基础广泛、活动形式多样,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助推各项事业兴盛发达,展示了广阔前景。体育靠活动,组织是关键。组织作名词,此乃集体;组织作动词,此乃运行。体育组织学是研究体育组织运行及资源配置管理的学术理论和应用科学。要使体育既遵循自身规律、统一规则等共同性,又兼顾个人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时代特征等差异性,从而惠及个人、家庭、民族、社会,实现从个别到一般和为了人、发展人的普遍意义,就必须把体育的组织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注重组织主体。改革和完善政府、群团、协会、学校、社区等不同功能的组织主体,明晰各自的职责范围,同频共振,形成合力,特别要充分调动各类体育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掘潜能,创造条件,开展多样性、广泛性、持续性体育活动,形成引领监管有规、组织实施有序、激发活力有方的组织保障体系。注重组织运行。科学遂行体育活动的谋划运作、宣传引导、指导监督、成果转化以及场地、设施、器械、装备等资源配置任务;协调组织主体与承办主体之间、各类别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国度之间的种种关系,力求优化配置资源、更好推进运行。注重组织活动。坚持用科学机制、合理方式实施活动,把从指令性和自组织性结合起来;在准确把握规则、充分适应特点的前提下,系统考虑各方面因素,围绕预期目标,策划、安排、监管、保障,严格制度,周到服务,确保规范、持续、安全、有效地开展活动。

体育重实践,管理需科学。体育是人改善自身进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体育的承载方式,实践是体育的发展灵魂。坚持从活动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是体育组织学的题中要义。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一般是包含谋划决策、协调安排、经营管理、服务保障等实践活动的系统工程,其管理水平都影响着系统的完备性、有效性、科学性。强化系统管理。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大众体育基础的厚度。片面集中资源赶时髦造热点,而忽略基础性建设和系统性工作,或许可以见到一时效果,但根不深而求叶之茂、源不浚而求流之远,偏离事物发展规律,短期行为终将昙花一现。系统管理体育运行,首先要准确把握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内在联系,总体上不能厚此薄彼、舍本求末。同时,要综合考虑体育运动涉及的多种要素,统筹各项工作,既把握住关键环节,又协调内外关系,突出重点而不忽略整体。强化规范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遵循规则,才能理出头绪,把纷繁的事务程序化。面对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愈益需要法治约束、道德遵循、行业规则等,从而解决事实存在或可能出现的机构自治、权益维护、竞技关系、活动资助、裁判争议、场馆建设、产业发展、市场竞争以及体育科技进步、体育道德提升等诸方面的问题。强化精细管理。充分考虑差异性,是实现精细管理的前置条件。认清体育活动项目众多、千差万别的实际,把握不同民族、性别、肤色、习惯和不同时段、场所、行业、门类的特殊性,因势利导,因事施策,才能更好契合目标。坚持精细化的思维,采取精细化的措施,才能使日常管理更好立足服务性、着重社会性、关注竞技性、崇尚人文性等,进而把日常事务做得精到有序,使各类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体育组织学研究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涉及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运筹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门类,综合性、专业性、建设性、适用性较强。学科研究既要体现探索规律、实践创新的严肃态度和务实精神,又要展示综合分析、概括提炼的布局水平和阐释能力。思想见踪迹,学科看集成。该书的出版,对于丰富体育学科理论、提升体育运动组织水平,既有与时俱进的指导作用,又有启发研究的学术价值。为此,由衷祝贺其付梓,期望展现其成效。

新闻推荐

幸福生活天天游

图为保洁员、文明引导员等群众代表坐上直通车赴安康游玩。(记者王旭东文图)本报讯昨日,“文旅同行·醉美雁塔——20...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