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刑侦一线的“拼命三郎” 记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卢长江

西部法制报 2019-12-21 00:43 大字

本报记者陈洪钧通讯员陈智婷韩工轩

参加公安工作22年来,他一直奋战在刑侦一线,先后侦破一大批大要刑事案件,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他始终冲锋在前,带领战友们破获安康首例涉黑案件。他,就是战友们眼中的“拼命三郎”——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卢长江。

1997年,21岁的卢长江满怀憧憬成为一名刑侦民警。说起接手的第一个刑事案件,他至今记忆犹新。

卢长江回忆说:“那是个团伙抢劫案,也算是个大案,嫌疑人很快就被抓到了,但是又从我们手里跑了。本来可以办得很漂亮,但因为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很多弟兄又要辛苦守着再次实施抓捕,我觉得愧对战友。”

卢长江和战友们在山上围追堵截了十几个小时,最终再次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但这件事在卢长江的心里成了久久过不去的坎儿。因为非公安科班出身,卢长江从零开始,虚心向老民警请教,刻苦学习刑侦知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刑侦业务,迅速成长为刑侦“尖刀”。

2007年,卢长江被任命为汉滨公安分局刑侦二中队中队长,负责全区的命案侦破工作,角色的转换,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008年6月13日,汉滨区体育巷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手段极其残忍,身为案件主办人,卢长江肩上担负的责任不言而喻。只有早日侦破案件才能还受害人一个清白,还老百姓一份安宁。然而,唯一线索的中断让案件陷入了僵局。卢长江说:“当房东说没有租房人的身份证、电话信息时,真是毫无头绪,没有线索。”

后来,经过办案民警大量摸排走访,终于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卢长江带领专案民警辗转7个省市,奔波3000多公里,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历时22天,震惊一时的“6·13杀人碎尸案”成功告破。市公安局授予专案组集体三等功,授予卢长江个人三等功一次。案件得到了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的关注,一时间,卢长江成了分局民警心中的楷模。但卢长江说:“其实,我觉得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我,而是整个团队,是我们这个集体。”

2018年1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打响。卢长江又被组织抽调到扫黑除恶专业队工作,负责涉黑涉恶案件的侦破工作。

2018年5月15日晚,汉滨区建民镇瀛湖大道一KTV内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案,30多名犯罪嫌疑人持棍棒、砍刀等凶器对该KTV进行打砸,砍伤无辜群众,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案件发生后,市、区公安机关立即启动专案侦查机制,将此案列为涉恶团伙侦办。卢长江又主动请缨,和战友们一起投入到案件的侦破工作中。

涉黑涉恶案件比一般普通的刑事案件更加错综复杂,长时间的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使卢长江和同事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

经过8个多月的昼夜奋战,这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以来安康首例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终于成功破获。想起和同事们一起经历的240多个日日夜夜,卢长江感慨地说:“查证任成果组织涉及违法犯罪案件共15起,涉案人数达67人,这是我从事公安工作20多年来,办理的涉案人数最多的一个案件。移送到检察院时,我们的卷宗是500多本,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同事们都说,卢长江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简直就是一个“拼命三郎”。

新闻推荐

曹建康 安康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

曹建康凭着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热爱及高度的敬业精神,为全市执法规范化建设及法制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打造“...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