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业兴旺

安康日报 2019-04-09 00:00 大字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二郎村,是汉滨区坝河镇偏远的深度贫困村,全村有478户160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09人。

2017年12月,安康疗养院与该村结对以来,通过对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具体脱贫帮扶措施,并制作成“明白卡”。对有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两个以上的长短产业帮扶。对弱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就业帮扶。对无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政策帮扶。切实做到精准分类、精准施策。

要脱贫,扶持村民发展产业是关键。引导村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方式,重点发展板栗30亩、核桃300亩、拐枣200亩、柿子200亩、养猪1800头、养羊300头、养鸡1000只、烤烟200亩、辣椒100亩、红苕30亩。30户实现了2个以上长短产业,产业覆盖贫困户达95%。

据驻村第一书记胡凤婵介绍,现在二郎村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和合理的产业结构,下一步将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更多产业,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

交通不便是制约二郎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积极争取交通项目资金600多万元,修复“油返砂”路面7.5公里,改修建“张坝路口至村委会下2.5公里”“来垭子至三组路头5公里”公路2条,铺设全村水泥路11.2公里;新建便民桥1座;修复水毁河堤0.2公里;新修自来水管道30公里,安全饮水全覆盖;实施农网改造19个组,电力入户率达100%。实施了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500盏。如今,二郎村的村容村貌环境优美,夜晚的道路变得亮堂堂,也照亮了老百姓的心。

驻村的两年间,他们与汉滨区供销社扶贫工作队共同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成立临时党支部,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各尽其职,齐心协力抓扶贫。谁家有病人要看病,谁家有小娃要上学……驻村工作队员都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组织义诊、捐资助学、护林种绿……因为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驻村队员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村民们纷纷称赞“疗养院这领导,没架子,能干,把村里事当成他家的事……”简单话语里包含着浓厚的感情。

目前,在安康疗养院的结对帮扶下,二郎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增收路径明晰、村风和谐文明、群众干劲十足,全村经济总收入由2015年不到45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8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5年不足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5000元以上,今年该村有望达标脱贫。

通讯员 胡运森

新闻推荐

陕茶1号基地来了贵客

本报讯(通讯员任紫安)清明节前夕,汉滨区双龙镇迎来了三位贵客,他们此行目的,是专程为了陕茶1号而来。当日,来自农科院茶叶研究...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