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抑郁低龄化 打开孩子快乐的“窗”

科教周刊 2019-04-04 01:00 大字

孩子有个天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乐观的父母就会有乐观的孩子,如果父母抱怨,孩子也会跟着抱怨。

记者 田丕

抑郁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生动地描述人为什么会抑郁:人的情绪就好像流淌的河水,有湍急有舒缓,但不影响水流前进。如果有一天,河流被许多石块阻挡了去路,慢慢就形成了堰塞湖。水位越来越高,堰塞湖就会溃坝。这些石块类似我们生活中各种应激事件,随着时间和事件的积累,人的情绪到达无法承受的地步,就会像堰塞湖一样溃坝造成伤害。

在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抑郁低龄化让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感到紧张。为什么无忧无虑的孩子会出现抑郁情绪呢?抑郁状态对孩子有哪些不良影响?成年人怎样帮助孩子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安康市人民医院心理医生杨继云,她表示,抑郁的低龄化并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一个现象逐渐走入人们视线的过程。这种现象是由家庭关系、青春期、社会因素等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在她的工作中有几个典型病例。

小A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正在上小学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理应是活泼欢乐的。但是小A来到心理咨询室的时候,却是另一种表现。

“孩子跟我沟通的过程中,整个情绪处于非常低落的状态,我让孩子做了绘图心理投射测试。”杨继云说。

“能不能告诉杨大夫,你画的是什么?”

“这是彼岸花。”

“那你知道彼岸花的花语是什么吗?”

“是死亡。”

小A又画了一个长方形的房子。杨继云说:“一看就像墓碑,整个的感觉就是墓碑旁边盛开着象征死亡的彼岸花。”

在和小A的沟通中,杨继云慢慢了解了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她把自己慢慢“包裹”起来。

“对于死亡,很多人觉得是一种禁忌,他们不愿意讨论这个话题,尤其是面对孩子,这个话题甚至是不可说的。”杨继云说,“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家长越是回避,孩子就越会内化这种感觉,认为自己‘生病’是件羞耻的事情而增加‘自罪感’。而抑郁的症状之一就是‘低自尊’和‘自罪感’。”

在沟通中,杨继云和小A一起谈论了死亡的问题,小A也很配合。聊完后,小A的状态好了很多。“之前小A觉得内心压抑,不愿意和别人说这些,通过沟通,也能敞开心扉。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倾诉的渠道,孩子和成年人都是一样。”

抑郁状态低龄化的表现,除了通常所知道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对学习失去兴趣

杨继云又讲述了两个例子。

小B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精神处于抑郁状态,到六年级时,已经彻底无法学习了。但是孩子的父母却认为孩子是因为懒而学不进去,经常指责孩子的学习态度。甚至在得到精神科医生的临床诊断后,小B的父母仍然认为心理评估不值得信任,他们认为,孩子是在装病用来逃避学习。在情绪没有办法得到宣泄的情况下,小B只能用自残来伤害自己。

小C是一个高一学生,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学起来特别吃力,小C的低自尊感渐渐强烈。看到这种情况,小C的父母带孩子做了心理咨询,接受了杨继云的建议,让孩子休学半年去治病。

半年时间过去后,小C的状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学习成绩也在心理情绪调整后稳步前进。

“每个人的情绪都有高有低,这是正常的,但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应该值得注意。”杨继云说,通俗来讲,就是高兴不起来,莫名其妙地想哭;还有一点就是兴趣和快感丧失,以前喜欢做的事情现在不喜欢做了,这种兴趣丧失会导致注意力下降。

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时,家长的态度尤为关键

“很多人还觉得抑郁症只是情绪不好,不高兴而已。这是错误的想法,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病,是精神障碍的一种,和感冒发烧一样。因为认识不足,不少人会把精神上的疾病和身体疾病区别对待。同时,还有很多家长会羞于提起孩子的抑郁状态,采取错误的方式方法对待孩子,这样只能激化矛盾和刺激病症。”

杨继云告诉记者,她曾接诊过一个初三的学生小D。小D经常逃学,聊天过后才知道,从初一开始,小D就受到了欺凌,甚至被同学在操场上跳起一脚踢飞,周围的同学只是笑着看热闹,没有人帮助他。

小D回家告诉妈妈,妈妈也到学校反映了情况,但是欺凌并没有结束,反而更加厉害。有时候小D忍受不了,再次告诉妈妈自己在学校受欺负,却换来妈妈的指责:你怎么这么没用?你连他们都打不过?怎么老是被别人欺负?

在咨询的时候,杨继云问小D的妈妈,“你知道孩子最后一次在学校被欺负是什么时候吗?”妈妈说不记得了。其实,孩子受到的欺凌并没有结束,只是很久都没有告诉她了。

要解决抑郁低龄化现象,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来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会对孩子有诸多要求,孩子在潜意识中就形成这样的认知——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必须做到足够好,他们才会爱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长期压抑自己的需要,不会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沮丧、愤怒、悲伤等情绪,就像戴着‘微笑面具’一般。当压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像堰塞湖一样,溃决了。”

其次,如果老是批评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这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映射,对孩子的认知是有影响的。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学习很差的孩子;如果一件事没有做好,他就会觉得自己太没有用。渐渐地孩子就会形成低自尊感,并且会形成扭曲的不良认知。

乐观的父母就会有乐观的孩子,如果父母抱怨,孩子也会跟着抱怨。孩子有个天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作比较,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所以每一个家庭、每个家长都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即使在学习方面不够优秀,但是总有比别人更闪亮的地方。做父母的,要耐心发现这些闪光点。

杨继云在校园开展心理辅导。

新闻推荐

汉滨区县河镇举行《光荣之家》悬挂发放仪式

阳光讯(记者向博通讯员余迟)为了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浓厚氛围,结合中、省、市、...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