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多措并举推进集团化办学纵深发展

西北信息报 2018-12-04 10:5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涛)为破解“择校难、大班额”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安康市教育局以均衡教育为主导,利用教育集团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两年间,安康城区中小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由239个减少到184个。

顶层设计,试点探索。通过组织县区政府、教体局和中小学校负责人赴江苏常州、山东潍坊青岛等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集团化办学工作经验。同时,围绕中心城区、部分县区学校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邀请专家反复研讨制定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创新管理机制,扎实推进试点。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将教育集团化办学列入对县区政府和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履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改革实施的组织领导。针对中心城区教育发展实际,市政府建立了安康中心城区教育集团化办学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改革推进步伐。

灵活模式,分类推进。采取“核心校+新校”、“核心校+薄弱校”、“核心校+农村校”、“域外名校+本地校”等方式,灵活集团化办学组建模式。支持中心城区、县城小学、初中与边远薄弱学校进行实质性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支持优质小学、初中到开发区、新建小区办分校。普通高中学校重点实施优质高中对口扶持合作,组织市域内省级示范高中与新建高中学校、各县中与其他高中、市区优质高中与县域高中合作办学、集团办学。学前教育重点利用省市示范幼儿园等优质幼教资源,按照“名园+新园”的办园模式,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连锁办园。

名校引领,集群发展。实施“优质学校+”工程,通过名学校、名校长、名管理团队的引领,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优质中小学、幼儿园通过一体化、托管式、联盟式、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以优质学校为引领的名校教育集团,实现集群式发展。

政策支持,激励推进。加强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政策上的扶持,在管理体制上,赋予教育集团一定的管理自主权和经费统筹使用权;在教师队伍管理上,支持创新集团化办学教师人事管理自主权,变“学校人”为“集团人”,实现集团内骨干教师的共享流动;在经费保障上,市县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育集团化办学经费奖补。

通过教育系统“放管服”管理机制的创新,赋予教育集团的办学自主权和内部管理权,破解“大班额”、“择校热”等教育均衡问题,促进与域外知名教育集团的全方位深度合作,实现了集团内、外各学校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激发了学校的发展活力。据统计,全市各教育集团已实现教师交流282名,其中县区级以上三级三类骨干教师141名。

新闻推荐

把五大发展理念生动地写在新安康门户区

刘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