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桥

安康日报 2018-03-21 00:00 大字

□ 杨金满

我的家乡大同镇,位于陕西南部安康城区以西20公里,地处汉江流域、月河川道“西路坝子”要冲地带。大同镇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湖、广、闽、赣和黄河流域的晋、豫等地,均有大量移民迁入恒口、大同和五里月河沿线。故大同镇是连接安康丝绸出口,通往长安的交通要道和商贸文化重镇。

在我记忆里,最难忘家乡那座小桥,从镇中心穿过,是最早使用水泥浇注的一孔平顶式水泥桥。桥的栏杆是用粗方木做成的方格栅护栏,由于长时间经风霜雪雨,木栏杆已侵蚀的满目疮痍,但它依然坚定地屹立桥沿上,护佑着倚扶桥栏眺望河水的人们。

河面与公路坡坎较缓,方便提水,常有过往美军车辆停靠桥头,下河提水为汽车加水或洗刷车辆。车队多是从西安运进的飞机燃油、材料物资,或由机场飞机卸载的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运出送往西安等地。

那时,当地民众知道美国是帮助中国打击万恶的日本鬼子,因此对美国人很友好。与美国大兵在这座小桥邂逅,或他们在街镇上购买东西相遇,居民们怀着友好善良,对他们点头微笑并竖起大拇指比划着,以中国人的方式打招呼,感激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大人们常津津乐道五里机场及公路,和那时他们在小桥上,所看所遇到的美国人,在我幼小的心里播下了友好的种子,我家乡的那座桥,是一座见证中美友好关系的友谊桥。

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我7岁那年,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新成立,大队决定热闹操办元宵节,把我们当地民俗拿手好戏全搬了出来,确定新上三抬古装人物故事“芯子戏”。

“芯子戏”是由一张结实的大方桌,桌面中心钻有孔,用一根弯拐型铁棍正中插进桌孔下,用绳索绑牢实固定好。弯拐上部双脚站立孩童小演员,用土布将孩童两只胳膊和手除外,全身胸部与上端偏平铁棍用布缠裹固定扎牢,戏装一穿,遮掩住内部结构,露出两只假的腿脚,一只由下方孩童用手臂托起脚鞋掌,另只腿脚向后弯翘起,上方人物形成神秘的杂技般效果。铁棍弯拐下方桌面站立一童孩小演员,一手掌高托起上方假脚,身体腰部也被捆绑于铁棍上;方桌两边用木杠各捆绑牢靠,便于四人抬起行走。整张桌棍与上下两人牢固形成一体,抬起后上端人头部与地面,距离约三米左右高差,这是一项复杂刺激、连接有故事的高难度移动抬戏。因为它实在有些麻烦弄,不是每年都能举办的。

芯子戏队高而富丽堂皇,人物造型逼真,顶部小演员两手时而拿着丝巾、时而拿着手绢,模仿着古典戏剧里的摆手动作,用丝或绢舞弄的少女,加之乔装打扮,戏份十足,看的人如痴如迷,一片叫好。

社火队打扮古怪,脸上涂满了颜料,翻穿皮毛大衣,吸引人的视线卖力地表演,时不时做出滑稽动作,逗得看热闹的人前仰后合。

一连三天白天场的表演,热闹祥和,欢天喜地。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生机勃勃的新春,红红火火的正月十五,家乡就是那么的热闹非凡。

事过境迁,物事人非,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家乡以往的人和事却永远难以忘怀。如今,家乡的那座桥和河,面貌已变,但不变的是,心中的记忆和温情。心目中家乡的桥,虽然算不上雄伟,也算不上古韵,却是我心中一座伟岸的桥,因为它一头连着昔日贫困,一头连着今日的繁荣,见证着时代变迁。

小桥也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离乡求读,继而从戎走得更远,以至于告老他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那个少年无邪而内心充满爱的憧憬!

愿家乡越来越美好!

我们的40年

新闻推荐

汉滨区表彰55名道德模范

华商报讯(记者王培民通讯员朱骏)3月15日,汉滨区举行第四届道德模范暨最美汉滨人颁奖典礼,对来自汉滨基层一线的55位模范进行表彰,弘扬道德风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新民风建设。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