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色扶贫”是脱贫的根本路径

安康日报 2017-12-05 09:01 大字

李仕阳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民生新举措,其中包括脱贫攻坚,也包括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我认为,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绿色扶贫”,一方面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另一方面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绿色食品,从而真正使广大农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色扶贫”是贯彻市委“生态强市”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安康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保障“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任务,决定了工业发展的天花板,必须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绿色发展之路。安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市委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实施“绿色扶贫”,立足于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转型,转而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效益。

“绿色扶贫”是靠山吃山催发美丽经济的重要基础。立足“绿水青山”创新发展绿色农业产品,如绿色粮食、绿色养殖等,以及创新开发绿色生态服务产品,如生态旅游、农耕文化产品等,由此以绿色生态产品和项目科学有序挖掘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的附加价值,引领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绿色扶贫”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造血扶贫的根本途径。 “绿色扶贫”鼓励支持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继续从事所擅长的种植养殖行业,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激发传统农业活力。绿色扶贫能够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相应的原始风光和原生态资源较为富足,善加开发利用,“绿水青山”就会产生“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

“绿色扶贫”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抓手。过去物质匮乏,人们缺吃少喝、饥不择食,产量高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追求,价格便宜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物美”成为消费者的前提选择,“价廉”逐渐退居其次,本地土货由于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作为绿色有机放心食品更受青睐,为我们开展“绿色扶贫”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展“绿色扶贫”,不仅使贫困户稳定增收,也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绿色安全的食品来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平台和抓手。

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是十九大报告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绿色扶贫”作为一种更加科学、更具效益的“造血型”扶贫模式,为当前扶贫攻坚工作面临的诸多困境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新闻推荐

安康市部署创建省级残疾人脱贫攻坚示范市

本报讯(记者董良军)11月30日,市残工委主任、副市长鲁琦主持召开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会议,安排部署安康市创建省级残疾人脱贫攻坚示范市相关工作。鲁琦指出,残疾人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中省十分关...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