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学是一种气质

安康日报 2017-08-31 09:40 大字

安康文学加力安康发展 笔谈

■ 叶松铖

文学是一种气质,道理不言自明。孔子曾谆谆告诫弟子:“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当然是指《诗经》,孔子推崇《诗经》不仅仅因为他本人是其编纂者,还有一个原因至关重要,那就是他对《诗经》的认知态度:“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放在今天的口语里就是:“《诗经》这部书好啊,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思想没有邪念。”没有邪念,即是纯正的,自然可以起到教化的功能。文学对气质的催生由此可见一般。我想,文学作为一种气质的存在,它的合理性,也许正在于“思无邪”吧!这或许是一个标尺,即孔子当年的批评标尺。智者的眼光是深远的,他穿越千古历史长河,“思无邪”固然是一种朴素的批评观、价值观,但它为文学气质的构建,积累了广袤深厚的沃土,让吸吮者找到了滋养灵魂的方法。

文学是一种气质,它是植入一个人内心的情感因子。一个人气质的表现、爱恨情仇,往往通过文字宣泄和传递出来。文学气质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是汲取,这是知识的积淀,就是经常摄入那些“思无邪”的东西;二是实践,这是对前者的运用和转化,把所学、所思、所想,与现实环境比照,提炼自己的主观认识,继而生发新的智慧光焰。文学气质,有自身的烙印、自身的特点、自身的风采:屈原的气质是孤独地行吟,“举世皆浊,唯吾独清”,这是白莲的品性。对真理的求索“虽九死其尤未悔”,气质折射出诗人伟大的人格操守。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唱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写景吗?表面上是,其实它是作者心性的表达、人生际遇的揭示以及希望被发现、被赏识的难以尽述的内心纠结。于是,一个旷远、清寒的暮秋之景,被一个少年才俊一口呼出,情自是大于景了,景在情的驾驭中,气质犹如波光跃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江雪》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写的,在永州期间他还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江雪》是枯寂之景,但枯寂中有生气,千山、万径、孤舟、渔翁,由放到收,由大到小,最后集于那一线垂钓之丝,枯寂中生命微动,这种近乎禅定的体验,其实是作者对纷纭世事、宦海沉浮处之泰然的心境,当生命渴望回归本真的时候,人便真正看清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而气质犹如蓓蕾绽放,娇艳纯美。唐朝有三位诗歌巨擎:李白、杜甫、王维。李白以飘逸为美,杜甫以沉郁为美、王维以空灵为美,他们的禀赋和气质各不相同。李白尚道,所以诗风飘逸;杜甫崇儒,所以诗风沉郁;王维参禅,所以诗风空灵。特立独行的气质,得益于不同的精神滋养、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坎坷经历……诗风、文风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质,这是因为文字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有些甚至是作者一步一泣的血泪倾诉……

俗语说“文品即人品”,这句话道出了文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文品也分格次,格次的高与低,是由人来决定的,即,由文学自身的气质来决定的。倘若这个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才气纵横,那么他的笔下自有一番不同的景象、不同的哲思表达,用刘勰的话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学气质有别,但骨子里涌动的纯正情怀是一样的,清气、正气、浩然之气,都是气,它维系着人类的根本,维系着精神绵延的脉络……

文学是一种气质,因为滋养有源,因为土质肥厚,也因为泱泱华夏有太多的“思无邪”的东西供我们享用,于是,我们就有了生成这种气质的先天环境。文学是一种气质,这种气质不专属作家、诗人,它属于一切真诚地热爱文学的人。热爱文学,如果成为一种风尚,那么,我们就会随时遇到敦厚的长者,谦谦的君子,美眸盼兮的佳人……文学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文学同时也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坚定和乐观的情怀。无论是热爱文学,或是从事文学创作和批评,都是对美的传播和创造,文学不是功利的宠儿,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投机钻营、夜郎自大,最终都将被文学所抛弃。文学需要担当和责任,这与文学气质并不矛盾,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发声,应该是管弦齐鸣、交响合奏,一个伟大的时代不仅诞生伟大的作品,还应该有文学人格和文学气质高高挺立的卓拔身影。

新闻推荐

安康新民风建设书法作品展开展

本报讯(通讯员赵新江)8月2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市民风办主办,市群众艺术馆、安康书画院承办的安康市新民风建设书法作品展在市群众艺术馆开展。本次展出的118件书法作品,以书写优秀家...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