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又是一年高考时 柯贤会

华商报 2017-06-19 06:26 大字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考试,每次考试都是一次抉择。高考更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关键考试,是烙在我们青春最深刻的烙印,也是我们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我的高考虽然已经过去26年,但现在回想起来,它仍如定格在心底的照片一般清晰。

我的老家在汉滨区坝河镇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村里的孩子上完小学、最多上完初中就回家跟着父母种地了,上高中的很少,能够参加高考上大学的几乎没有。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干不了体力活,特别羡慕通过高考上大学进城上班“吃皇粮”的人,所以觉得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国家给分配一个稳定工作是我最佳的出路,因此我发疯似的学习,成绩也不错,父亲看到了希望,咬紧牙关、倾其所有、东拉西借供养我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

1990年,我在安康城区的解放路中学参加高考。说来真怪,考试前我的思想压力突然增大,满脑子想的是父母劳累的身影、亲人期盼的眼神、家庭累累的负债和十几年的求学时光……想着如果考不上就完蛋了,心里紧张极了。走进考场时,我的思想老是集中不起来,连平时会做的题也不会答了,遇到难做的题,更如同走进漆黑的隧道不知如何找到出口,无助夹杂着伤心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也流走了我的梦想,流走了全家的希望。

高考结束后,我大脑一片空白,垂头丧气地回家,开始了我最为煎熬的一个暑假。那个假期,我们全家笼罩在沉闷的气氛里,谁都不愿多说一个字多说一句话,生怕引爆了聚集多日的沉闷气氛。

眼看9月份开学的时间到了,我面临着要不要重读的选择。我觉得第一次高考,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思想压力太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心有不甘,还想重读一年。可是我深知家里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丝毫的经济能力让我重读,为此,我流了好多泪。父亲也想让我重读,但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能够供养我和弟弟两个人上学,已经算是一大壮举了。该尽的力已经尽到了,父亲心有余力不足啊,整天唉声叹气。最后,我们还是厚着脸皮四处借钱筹资,开始了我的重读生活。

重读那年,我下了拼命一搏的决心,用尽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过着每天早晚各吃一个烧饼、中午一顿蒸面的清苦日子,总结第一次失败的教训,认真复习,扎实备考。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大学。

在重读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一辈子也忘记不了的好心人。我们复习班的班主任、校长,为我免去了一学期的学费;我的同学经常给我学习、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当时的乡长、村支书,在我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时倾囊相助;还有最关心支持我的亲戚朋友,一直给我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援,正是这些好心人的鼓励、帮助,让我圆了求学梦。

1991年7月7日高考当天上午,我在安康水西门外看书时,不知不觉把夹在书里的准考证弄丢了,被一位好心人捡到,他一直待在原地等候。我返回准备去考场时,他问:“是不是你丢的准考证?”我一翻书本才知道准考证丢了。由于考试马上要开始了,加之年龄小不懂事,我当时连这位好心人的名字都没有问,只是说了声谢谢就走了,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这位不知姓名的好心人,不知您现在在哪里,身体是否安好,我在这里再次感谢您了,但愿天下的所有好心人一生平安。

时光轮回,转眼20多年过去了,去年又到了我女儿参加高考的时候,看着她十几年学习的辛苦、考前的焦虑、考后的期盼和录取的兴奋,我也和她一起苦恼、高兴,仿佛又回到了我的青春时光。

如今,高考制度变了,它不再是我们走向心仪岗位的唯一渠道,但它依然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仍然牵动着很多家庭的神经。求学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准则,真正体会到了有付出才有回报。

又是一年高考时。我祈盼学子们能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心中的愿望,让他们的家庭充满幸福与欢笑。

新闻推荐

汉江一桥人行道加高护栏 8月31日前封闭施工

华商报讯(记者王斌)近日,安康市公路局、安康市交警支队联合发布通告,对汉江一桥人行道增设隔离设施,并加高护栏。6月10日-8月31日,汉江一桥两侧人行道将进行分段封闭,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减速慢行。据了...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