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的香包
每当端阳节粽子飘香的时候,我都会不由得想起姥姥,想起姥姥缝的香包来。
姥姥是我见过的最慈祥而又最能干的女人,从没有见她闲着过,什么时候手里都有活。姥姥生育了八个儿女,1959年全家从东北卧龙泉煤矿来到西北铜矿时,大舅19岁,四舅五舅还没有出世,姥姥辞去了工作,担起了全职家务。姥姥的手一时半刻也没有闲过,每天烧火做饭、缝补洗衣、收拾家务、看管孩子,虽然很是辛苦劳累,但她总是很慈爱地对待我们每一个孩子,摸摸这个孩子的小脸,拍拍那个孩子的头,之后从一个红木箱子里翻腾着找出一把糖果或者花生米什么的,分到每个孩子手里。
我不知道姥姥识不识字,因为我从没见她坐在桌前看书或者翻一下报纸,但她满肚子却都是好听的故事,还有随口就可说出逗我们高兴的民谣、儿歌来:“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至今我还能很清晰地记起这首端阳节的民谣来。
端阳节是我们最盼望也最高兴的节日,不仅能吃上煮鸡蛋、粽子、年糕,还能得到姥姥一针一线缝制的香包。姥姥是满族人,从小就很精通刺绣、针线、缝纫,所以缝制出来的香包,个顶个的好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绝美的艺术品。谁见谁喜欢,都会禁不住看看、摸摸、闻闻,真正是爱不释手。香包缝制起来也是很费功夫的,姥姥都是利用夜晚的时间,把绸布先剪成图样,里面塞上棉花还有一点雄黄和香料,再用丝线一针针缝好,每个孩子都会得到自己生肖形状的香包,小些的孩子还会得到一双绣着“五毒”图像的小鞋。
姥姥做的香包足以让我们炫耀上好长时间,我把香包别在胸前的扣子上,戴到学校,每位老师和同学看到,都会很稀罕地围上来看看、摸摸,走在路上也时常会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这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有一年的端阳节,我把姥姥缝制的一个羊形香包别在扣子上,在学校炫耀了一上午,放学路上,有两个高年级的女生哄着我解下来,给她俩看看,我傻呵呵地一解下来,她俩抢了就跑,转眼就拐进家属区不见了踪影,“宝贝”丢了,让我伤心哭泣了一下午,姥姥知道后又连夜给我缝制了一个,我才破涕为笑,但再也不敢戴到学校去炫耀了。
爱是永恒而又相同的。无独有偶,我孩子的姥姥每年端阳节时也会为小辈们缝制香包,每年她都会采摘上一些玫瑰、沙枣花晾干收藏起来,用作缝制香包的香料。端午的前几天就见她忙乎起来,泡米、煮枣、蒸年糕,抽空就一针一线地缝着香包,有时她也会哼唱着:“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五彩线,香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看着她戴着老花镜坐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弯着腰、低着头,边哼着民谣边缝着香包,仿佛就看到姥姥一样,心中总会升起一种难言的滋味。
每年端阳节,岳母开始缝制香包时,我都会让她也给我缝上一个,拿回来挂在书柜显眼的地方,一年年地已积攒好几个了。去年电视台来家中采访录制节目,我把书柜上的小摆设都清理了一下,独把这几个香包留了下来,希望能够出现在电视镜头上,一则有意炫耀一下岳母的手工,二来还有心底的那种回忆和思念。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是重要的道德建设过程 ——二论推进脱贫攻坚加快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
——二论推进脱贫攻坚加快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