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出山记
岚,山之雾气;皋,水边高地。因其地势,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岚皋县盛产一种喜阴喜湿的食用植物——魔芋。如今,岚皋县通过县城企业加工焕发光彩,化身魔芋干、魔芋糕点、魔芋饮料等食品,走出秦巴山区,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俄罗斯、韩国。
据县志记载,魔芋在当地已有1300多年种植历史。千年来,农户把它种在房前屋后,沟沟坎坎。每到秋冬,从土里挖出其根茎,自食自用。魔芋是繁殖力强的“懒庄稼”,经过加工后风味独特。在靠天吃饭的大山里,它常被用来填肚充饥。
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村民汤守清一家长期以来就靠种魔芋过活。“父母上了年纪,在田里零星种点玉米、魔芋吃,卖不了钱。我打工往家寄点钱,一家人勉强糊口。”汤守清说。
直到1986年,有日本客商不远万里来到岚皋县收购魔芋,大家才意识到,魔芋虽长相如土豆,营养价值却丰富,是个“金疙瘩”。
守着“金疙瘩”却过着穷日子,当地群众开始想着改变。他们开始大批量从外地调种种植,但却因为土壤、气候不适应等因素发生大规模病害。岚皋县魔芋产业发展局局长刘列平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县上开始积极对魔芋种植进行科研探索和基地建设,但随后的10多年里,因为国内市场恶性竞争、原料价格剧烈波动等因素,岚皋县魔芋发展依旧走得磕磕绊绊。
到2004年,岚皋县魔芋实际连片种植面积不足万亩。“要把魔芋这种农民祖祖辈辈零散种植的半野生植物,发展成主导产业,科研、管理、经营又都是从零起步,谈何容易。”刘列平说,不过,因为魔芋是高纤维、低热量、味美可口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注重保健、减肥的人士青睐。
好在县委县政府咬定目标,将魔芋作为全县脱贫产业来抓,制定了“低潮发展,高潮受益”的发展战略,历届班子坚持不动摇。
通过与数所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岚皋县逐步形成整套抗病高产栽培技术,并健全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无缝对接贫困户的种植技术需求。
岚皋县还相继出台一批魔芋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魔芋加工龙头企业得到扶持,“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得到加强,相关部门还带领魔芋企业去往外地宣传推介、扩展市场。
多措并举下,农民种魔芋的积极性显著提高。2016年,长期在南方打工的汤守清回到家乡。这次,在村支书伍先忠的劝说下,他不走了,专心和父母在山上种魔芋,并用两三年的功夫发展到近40亩。“今年打算挖20亩,能收入10多万元。”汤守清笑着说。
如今,汤守清还有另一份收入,他在村上近年办起的魔芋精粉加工厂担任烘干技术员,每年秋冬季生产期内总共可以领取13000多元工资。
蒋家关村支部书记伍先忠说,村上的加工厂包揽了村子及周边的万亩魔芋,今年产值可达八九百万元。“仅魔芋一项,就能让全村年人均收入增加4000元。”
目前岚皋县魔芋种植面积已达9.4万亩,魔芋产业综合产值7.2亿元,全县3.12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松)11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了安康两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岚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
岚皋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岚皋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