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做了啥,群众心里都记着

安康日报 2018-05-17 11:39 大字

通讯员 陈延安 程爱军

“说是说,我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你们先走,我等一下来——老赵的猪儿下崽了,说是这几天在拉肚子,我去找下畜牧站的,看能不能给打点针或是配点啥药!”

5月12日,笔者随岚皋县财政局农业股股长许应录一行,从县城出发正准备去四季镇天坪村他们所包挂的贫困户,忽然,老许一拍大腿,说了这番话后便下车匆匆走了。

老许今年57岁,是财政局的“老革命”了,可从面容看,却只有四十七八岁的样子,言笑间透露着真诚。

老赵全名赵良栋,今年71岁,住在天坪村二组。原先的三间土墙房已烂得没法形容,似乎随便往地面上扔个篮球,都会立刻卡在“窝坑”里。墙面已经熏得漆黑,外墙也是黑乎乎的,这是多年烟熏火燎的结果。一面垛子下的墙,钉满了竹钉,说是为了扯住“墙筋”免得垮。

老赵只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媳妇儿和儿媳妇儿都是嫌家里穷出走的。老赵心里很憋屈,加上屋里实在是穷,他便开始上访。从报纸上这儿剪一段,那儿截一段,从文件上这儿抄一句,那儿摘一句,也说不出具体问题,就觉得“中央政策那么好,走到下面咋就没有我的?”

几年下来,一无所获,还落下个“臭名声”,他也就抱定了以烂为烂的思想。

脱贫攻坚开始了,许应录包挂帮扶他。第一次去,许应录就跟他聊了很长时间:“我们两个现在就是亲戚了!以后凡是跟农村、跟你赵大哥有关的政策,我都会向你宣传到位、解释到位、解决到位,你有啥困难或者想不通的,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有啥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

人心都是肉长的。那天,老赵握着许应录的手,老泪纵横。这些年,能这样仔细听他诉苦的,许应录还是头一个。而许应录的话也句句在理,老赵不住地点头。

为了让老赵有事干,忙起来,顺利脱贫,许应录给他买了一头两百多斤的母猪和两头一百多斤的架子猪,用皮卡车送到他家。老赵一遍一遍地摸着猪背上的毛,不住地夸赞:“好猪,好猪,真是好猪!”

“当时母猪来的时候,种都配好了的,肚子里还怀了一大群崽儿,管多好嘛!”老赵至今还高兴不已。

许应录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他养猪,没想到老赵还真用心,大小猪都让他喂得油光水滑。老赵呢,也从一门心思上访变成了一门心思养猪,生怕猪有啥闪失。

猪养大了,许应录联系人上门收购,小猪崽也不愁销。数着一张张人民币,老赵从心底里笑了。

许应录还帮老赵种了3亩油牡丹、2亩黄豆和2亩洋芋。山下有个农家乐群,菜是不愁销的。逢年过节,许应录都要上来,给老赵买些米、油、面、茶叶、牛奶,还有棉衣、胶鞋以及小猪饲料什么的,老赵感激得两眼汪汪。

政府在天坪村建特困户集中安置点,为老赵和他儿子解决了一套50平方米的新房子。虽说不大,但进到屋里,沙发、茶几、电视等家具电器样样俱全。其中有两张床和两把圆椅还是许应录买的。

老赵是个有心人,这么多年许应录对他的帮助,他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就在这个三月,他捧着一面绣着“扶贫济困解民忧,心系群众办实事”的锦旗送给许应录。

许应录乐呵呵地接待了老赵。可等老赵一走,他立马把同事们已精心挂上墙的锦旗小心翼翼取了下来,叠整齐,藏进了柜子里。许应录说:“工作是大家做的,政策是国家给的,我只是做了点份内的事,不要宣扬。”

国家政策好,许应录对他的帮助,可以不记在本子上,但必须记在心里。锦旗可以不挂起来,但感谢信还得写。老赵又托人根据他的意思,工工整整写了一封感谢信。

“干部做了啥,群众心里都记着......”天坪村的老支书,在帮忙写的这封感谢信里这样写道。

赵良栋的感谢信

新闻推荐

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县战略

岚皋县卫计局局长李平岚皋县位于巴山北麓,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植被资源...

岚皋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