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县战略

科教周刊 2018-05-10 01:03 大字

岚皋县卫计局局长 李平

岚皋县位于巴山北麓,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植被资源丰富,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0万余亩,素有“巴山药库”之称。

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地域优势,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为抓手,以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为重点,积极传承中医药文化,强化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加快中医骨干人才培养,建成了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县医院中医科、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县中医药资源不断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机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陕西省农村中医药工作达标县”称号,2017年12月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该县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县战略。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健全规范的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谋化,制定印发了《岚皋县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发展中医药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做到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该县卫计局不断加强中医药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了完善的中医管理组织网格,设立了中医药管理办公室,配备中医药专职干部,形成齐抓共管的中医药工作格局。始终坚持以扎实有效的保障投入推动中医发展。加强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能力,落实中医药倾斜扶持政策,逐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完善医保定点机构、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报销服务范围,把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新农合医疗定点的必备条件,中药饮片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将残疾人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始终坚持以强劲有力的网格体系优化服务。强化县级医院引领,县中医医院坚持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药特色发展,医院基础设施及办院条件显著改善。投资 520 万元的中医院康复楼建成投入使用,投资3000余万元的门诊综合大楼正在实施室内装修,即将投入使用,脾胃病科、中医妇科被授予市级重点中医专科。该县县医院投资50余万元建成国医堂,内设中医专家门诊、针灸康复、中药房、煎药室等临床科室,开设中医康复病床10张。夯实镇卫生院“枢纽”,全县15个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并按不低于卫生人员总数20%以上的标准配置中医药人员,且均能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运用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基层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超过30%。同时积极开展中医馆建设,从2013年至今,全县共投入200余万元实施中医馆项目建设。截至目前,15个镇卫生院中医馆全面建成并规范运转。筑牢村卫生室“网底”,全力推进村卫生室中医药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县82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中药饮片100余种;101个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所有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50余种,村卫生室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达30%。近两年,全县共投入20万元为108个村卫生室(社区)配备火罐、针灸、艾条、针灸挂图、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等基础中医诊疗设备。坚持以坚强有力的人才建设保障中医发展,出台了《岚皋县定向培养医学类本科生实施方案》,对每生每年补助1万元,加强本土中医人才培育。

下一步,该局将不断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继续加大中医药建设投入,狠抓中医药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积极探索依托南宫山、千层河、神河源等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推动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闻推荐

岚皋民主镇:脱贫攻坚“擂台赛”如火如荼

  田湾村50万余株香椿苗木已全部下地,狮子村杭白菊产业园区已初见雏形,榨溪村猕猴桃产业园区正在搭架支棚,红星村柑橘园管护正在有力推进……  这是岚皋县民主镇正在进...

岚皋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