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加快推进现代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农村报 2021-01-25 00:31 大字

本报讯(吴登清)近年来,汉阴县按照“强主体、创品牌、促融合、提效益”的思路,狠抓“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推行“四化五统一”标准,加快推进现代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全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规模稳步扩张。全县共培育发展蚕桑重点镇5个,示范村3个,重点村20个,建成500亩以上集中连片桑园基地13个,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桑园基地5个,全县累计建成高产密植桑园面积达2.46万亩;培育蚕桑专业合作社40个、专业养蚕大户210户,建成县级以上现代蚕桑产业园区3个。

注重培训强化科技支撑。采取以村为单位的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培训和以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养蚕大户为单元的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强化科技支撑。全县共开展蚕桑技术集中培训190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6000余册,开展技术帮扶指导近2000人次。举办高素质农民蚕桑专业培训班,培训蚕桑种养大户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60余人。引进和推广蚕桑新品种和新技术,新建小蚕共育室10个,移动式省力化蚕台5000平方米,新建(改建)标准化蚕室56个5000平方米,推广优质蚕蔟2万片。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初显成效。该县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突破蚕桑资源利用瓶颈,开展蚕桑综合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从单一栽桑养蚕模式到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的转变。推广在桑园里种土豆、黄豆、养鸡等间作套种(养),实现立体种养,全县桑园套种养面积达3000余亩。民康、益康等食用菌企业,累计生产桑枝香菇100万袋,实现产值600万元。嘉木田园公司开发的桑叶茶、桑枝茶(桑黄金)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产品开发每亩桑园的综合效益可达1万元。

据了解,该县将蚕桑产业作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按照“南茶北果(桑)川道园”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经营主体,带贫益贫作用,实现了产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全县“十四五”现代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汉阴:消费扶贫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本报讯(记者李冀安通讯员秦小娟李鹏飞)2020年12月29日,记者从汉阴县了解到,该县2020年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52家、扶贫产品107...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