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科学种稻让农户增产受益

陕西农村报 2020-08-14 00:55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张辉)立秋时节,走进汉阴县铁佛寺镇李庄村,500亩绿油油的稻谷昂首挺胸,等待着丰收季的到来。

“今年的稻子长得好,我们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选种、插秧、防虫害,采取网格化管理种植早稻和晚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农技人员说这样的大米好吃又安全,预计今年每亩能多增收50公斤。”看到长势喜人的稻子,稻农老曹高兴地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要产量又要质量。”这是汉阴县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富硒水稻的基本原则。近年来,汉阴县积极引进水稻有机种植技术,由现在的有机种植替代早期施化肥、洒农药的传统耕种模式,种子和有机肥均由政府统一免费发放,种植成本得到有效降低。随着科技种稻的深入推进,农户的种植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稻农按照农技人员的指导开始走绿色生态路线,享受“种风景”与“收效益”带来的红利。

在汉阴县月河川道沿线的平梁、城关、涧池、蒲溪、双乳等镇村,良香粳、武香粳、桂朝等多个优质水稻品种按地理环境和区域试点种植,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气候选择不同的品种,采取科技兴稻手段,实现了增产、增绿、增收,确保智慧农业惠及群众。

据了解,今年以来,汉阴县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富硒水稻种植管护机制,农技人员深入各区域指导生产。目前,辖区10万亩富硒水稻大面积处于孕穗破口期,预计产量将达5万余吨,为辖区秋粮增产、农户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汉阴县政协在联系点指导工作

本报讯(胡仕龙)7月10日,汉阴县政协主席史正林参加联系点蒲溪镇胜利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会。史正林要求,要采取入户走访...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