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哲贵:凤堰古梯田旁开起农家乐

三秦都市报 2020-07-18 01:24 大字

熊哲贵展示自己制作的农产品“过去我们一家人还是靠种地为生,辛辛苦苦,没黑没明地干,一年到头收入却少得可怜,经济上很不宽裕。说老实话,没有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的带动,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滋润日子。”6月13日,汉阴县漩涡镇黄龙村六组村民熊哲贵来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现场,她的脱贫致富故事就是“文物+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最好见证!

“2009年,几名摄影爱好者在油菜花海采风时,我做了地道的农家小菜招待他们,当时,其中一位摄影爱好者建议我开办个农家乐。”熊哲贵深思熟虑后,当时已经52岁的她决定试一试。创业之初举步维艰,但她的丈夫冯忠友和儿子冯捷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一直在身边支持鼓励她,并共同出谋划策。很快,熊哲贵的农家乐生意渐渐有了起色。2011年3月,小小的农家乐规模渐大,更名为“田梁农家”后正式开张。那时,适逢汉阴凤堰古梯田凭借其独特的梯田、云海风光和“移民”“农耕”民俗文化被评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陕西十大发现之一”,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国百大发现之一”,凤堰古梯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2012年3月,汉阴凤堰古梯田作为我国目前第一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开馆,更是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游客们纷至沓来。

如今,熊哲贵家从开办“田梁农家”农家乐,做餐饮住宿,线上线下销售大米、腊肉等“土货”,发展到注册“桂夫人”商标,销售食材和美食,去年一年的收入就达60多万元。7月8日,在熊哲贵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这个在漩涡镇、甚至是在汉阴县都颇有名气的“田梁农家”,走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干净整洁的卧室,拉开窗户可以将窗外辽阔壮观的云海与梯田尽收眼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2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揭牌至今,每年涌入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的游客不断攀升,给当地村民带来巨大致富机遇。当地生产的有机大米由过去每斤不足2元,提升到现在每斤均价20多元;目前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已发展到80余家,旅游旺季家家爆满;景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5938元增加到2019年的10055元,7年人均收入增长4117元,增幅达69.3%,众多村民在博物馆景区的带领下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并走上致富之路……这些可喜的变化,熊哲贵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本报记者赵争耀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新闻推荐

汉阴“蚕宝宝”变身致富“金元宝”

本报讯6月5日,第一批春茧收获,在汉阴县涧池镇五坪村,养蚕大户正在抓紧时间摘收鲜茧,在合作社、农家院、蚕棚内,数百张方格簇整...

汉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汉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