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稽石桥你到底姓儒还是茹
腊月·古桥 蒋胜 摄苏稽峨眉河畔的茶铺记者 宋亚娟 摄■汪建
说到苏稽,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米花糖、洒琪玛、跷脚牛肉。去过的人脑子会一下浮现出那卧波峨眉河上长长的石桥。
此桥的产生时间,权威的记载是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乐山县志》上。该书五卷“建置志·津梁”一栏中有这样的列表:“茹公桥,距城三十里,咸丰五年建,通苏稽、沙嘴、葛老三场。怀、古两乡绅商罗仕伦等修建。”
县志上的茹公桥
过去苏稽三场,沙嘴和葛老在峨眉河东面靠乐山一方。两场紧挨,而苏稽场(又称对河场)在峨眉河西岸,因此沙、葛两场归怀苏乡管辖,而苏稽场归古市乡管辖。此桥建成,沟通了三场,极大方便了两岸人们的往来,对促进流通、繁荣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桥有十七孔,每孔五块条石拼成,每石为5×0.5×0.4米的规格,全由雅石建。该桥建成至今,起码有四次冲坏的记录。民国六年(1917年)大水冲坏一次,1958年大水冲后,把水口冲坏的石桥条石搬运至此加宽了石桥。1990年再次加宽石桥,由五条石加宽至九条石。
此桥的名称自今还有争议。目前多数书上的记载与人们口头的说法都叫“儒公桥”,唯县志上是茹公桥。这又为何?大致分析应与乐山人发音转移有关,比如“湖泊所”,过去是管理船政的部门“河泊所”音转而来,此部门如今日之港监处。儒公桥大至或许如此。因为所有称“儒公桥”的文章记载都有:“‘七品皇堂’下乡考察民情,亲历渡河艰辛,决定在峨眉河上建一漫水石桥,以方便行人车马。”关键是这个“七品皇堂”是谁?如果以县志“咸丰五年”,当时乐山县的“七品皇堂”叫李肇奎,如果按有的文章说是咸丰六年,就叫马锡蕃,但有资料表明(《乐山市中区文史资料》第十六期交通专辑第三节·桥梁)此桥“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而此时的乐山县“七品皇堂”正好叫茹金,此人字元浦,汉阴县人,历任山西壶关、乐山知县。县志上记载,他在乐山任职时间正好是道光二十五年,那么,所有过后文章所载之“七品皇堂”是他应该无争议。但桥的建成时间则有不同说法。县志称咸丰五年建(1855年),也有文章说咸丰六年(1856年)、咸丰八年(1858年),不管是哪一年建成,以当时的技术条件,不是一年两年能建成的。第一,十七孔,每孔五条石的接拼,不算桥墩都是八十五条,每条大几吨重的条石从产雅石的雅安、洪雅等上百里地运回,并用人力抬运安装,也是浩大工程。而茹金在乐山任职只有一年多,桥修好后他一定不在乐山也是事实。过后一些文章中说:历时一年多,石桥建成,踩桥当日,恭迎县太爷踩桥,地方父老为感谢县太爷“德政”取名“儒”,号“儒公桥”,请问取“儒”的依据?“儒”与德政有何牵连?此桥在涉及到的“七品皇堂”中,唯茹金的姓与“儒”音同,而且县志也载明此桥为“茹公桥”。其他说法,揣测多为后人杜撰。
苏稽三场的热闹时光
为什么凭空取“儒”?依据何来?所有这样描写的文章没有就此说明,于是互相抄此而沿习下来。按照中国古时的习惯,一般德政工程命名按这几个传统:一,以主持修造者的姓冠之。比如乐山的“张公桥”“江公堰”“吕公堤”。二,出资者的姓冠之(但多取乐善好施之名)。比如乐山的“乐善桥”(今称赛公桥)、水口大桥(当时叫公善桥)。三,以地名命之,比如今步行街口外的“三圣桥”就因为过去旁边有三圣庙。那么我们可以分析,提议修此桥的是知县茹金,而出资的则是罗仕伦等人,过后踩桥的县官则是——如果为咸丰五年建成,应是李肇奎,咸丰六年是马锡蕃,咸丰八年就是刘仰祖。按照中国文人含蓄、谦虚的作派,以上三县官都不会同意冠自己的姓(所有冠姓者大多也是人走后百姓以感激心态而称之),估计出资者既不想抹去茹县太之提倡,又不想埋没自己的功劳,以同音的“儒”字而代也未可知。
此桥一建成,苏稽三场连为一体,于是人们的流动自然频繁。春台会、朝山会更加热闹,有资料表明,春台会每次可达4至5万人,此会主要由沙嘴的炎帝会,葛老的五祖会与对河场(苏稽)的飞龙会轮流举办。除了抬菩萨游街,就是各类表演。当然目的是促进物资流通,此活动一般在春节正月十一至十五举行。朝山会也由这三个庙主持。一般在二月底始,五六月结束。
除了开展各类活动,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进峨眉山的登记。凡欲上山者要在这三个庙其中之一敬香上贡进行目测,由庙发了通牒进山才有吃有住,所贡称“香担子”。人流的增加也催生了各类小吃的应运而生,比如米花糖,就是由峨眉落户于苏稽的张吉武把峨眉谷花发扬光大而定型的。洒琪玛本出自满语音译,用于祭祀的供品,过后为满人的一种糕点,传入四川后也成为朝山供物与人们打尖的食品,苏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发扬光大了,如今此处产出的洒琪玛可称全川最佳,没有之一。
新闻推荐
新华社6月13日电(杨一苗白妮民)记者13日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陕西将已有250多年历史的清代凤堰梯田,打造成开放式生态博物馆...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