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还村民一本“明白账” ——村财审计的“汉阴样板”

安康日报 2016-11-10 00:00 大字

[摘要]——村财审计的“汉阴样板”

记者 张俊 来庆琳 通讯员 余龙全 成典刚

汉阴县双河口镇黄土岗村的黄本力喜欢记账,他把家里大小支出都详细记在小本本上。

2012年为儿子结婚建了新房,新房建得气气派派,儿子的婚结得热热闹闹,同时也得到了危房改造补助6900元,黄本力觉得村干部忙前忙后功不可没,便给了村干部1000元作为房屋迁建的“跑路费”。这笔支出黄本力也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让黄本力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年4月,随着村上审计的大账公布,却牵出了自己当年这笔小账。回想起当天村干部把钱退还给自己时,他感慨地说:“事情过去几年了,账公布了,钱也退给我了,这次审计确实动真的!”

这只是汉阴县村级财务审计中清“家底”、扫“箱底”,还群众透亮“心底”,还干部“身子”清白的一个例子。

自2015年11月全市开展村级财务审计试点工作以来,汉阴县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选定双河口镇作为试点镇,按照“点面结合、全面开花、试点示范、形成模式”的思路,探索推出“34511”工作法,逐步实现了村级财务从“事迷蒙、账迷乱、人迷茫”,到“事明了、账明晰、人明白”的转变,最大限度还给村民了一本明白账。

开门审计 为村级财务“全面体检”

听说要审计村级财务,双河口镇龙垭村村支书盛良超喜忧参半,“我高兴的是,通过专业审计人员指导帮助,解决过去资金、资产、资源管不好的问题,村上账目会更加规范,群众也能知根知底;担忧的是我哥盛良国承包集体土地的那笔账。”

原来,龙垭村2002年将18.5亩村集体土地承包给盛良国20年,每年承包费1060元,按年支付了5年后,因修建村部欠盛良国工程款,于2007年一次性将后15年承包费抵顶盛良国部分欠款。果然,在审计组今年4月公示该村审计结果征求意见时,就有群众对这笔承包费去向提出质疑。

审计组多方走访调查,查阅票据,查清真相,公布事实,既消除了群众的怀疑,也让盛良超放了心。“这次审计,让我们在村集体资金上面说得清、让群众看得明,也增强了规矩意识。”近日,在龙垭村部,盛良超感慨地说。

依靠群众,开门搞审计。汉阴公开举报电话和审计结果,开好审前进点会、审中征询会、审后反馈会,走访上访户、生活困难户、惠农资金补助对象、卸任村组干部等四类人员,问清集体资金收支、集体资产管理、重点项目建设、集体债权债务、村干部履职尽责等五方面情况,聚焦群众反映的问题,将审计由账内延伸到账外,一一查实,明明白白给群众一个交代。(下转二版)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不仅直接影响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也成为基层腐败的频发区域,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村干部贪腐所得看似“边角碎料”,但因其无孔不入,名目繁多,而且往往侵占挪用的是农民的救命钱、保命钱,使群众利益直接受损,危害甚大,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新形势下,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对村级财务监督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村级财务是否科学规范管理,直接关系着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基层政权巩固,关系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抓好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管理,就是抓住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

安康市从2015年11月起在全市207个村开展村财审计试点工作,预计2017年5月底前全市100%的村(社区)将完成首轮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让村里的“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 让村级财务晒在阳光下,解决国家惠农资金“最后一公里”不畅、村级财务不公开和农民信访量大等问题,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汉阴县成功探索出村财审计“34511”工作法,实现了深化村务公开、防范廉政风险、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多赢目标,为全市推进村财审计工作提供了样板。 (熊锋)

晒在阳光下群众才放心

新闻推荐

以法治信仰引领法治建设

□陈绪伟“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这标志...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