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石泉发力农业产业助力脱贫致富汉阴“电商”产业助民奔小康

经济特刊 2016-08-15 00:00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孟少猛 王勇)如何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新活力,使其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作为?石泉县大胆尝试,积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的资金撬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创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及就业上收效甚佳。“有了这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今年与24户贫困户签订的137亩红薯收购合同启动资金落实了,离整村脱贫的距离更近了。”中池镇军民村监委主任、丰农粉条加工厂厂长冯宣江高兴地说,“我喜欢创业的充实感,养过蚕、开过矿、办过养猪场,有失败也有成功,最终还是积累了一些财富,但一家人拼搏心里总感觉缺点啥。”

冯宣江作为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致力于带领贫困户共同脱贫奔小康。2015年,在包联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冯宣江等人考察学习、确定红薯品种、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选址建厂、联系生产设备、定制包装等一气呵成。目前,投资50多万、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粉条加工厂房已全面落成,预计年加工达150万斤,可解决30名贫困人口季节性就业。

像军民村这种通过脱贫攻坚包联单位定产业发展调子、组织党员干部能人大户带路子、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送票子的事例,在石泉还有很多。

2016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农民外出务工难等问题,该县主动将创业工作重心适当转向农村,为农村带去贫困户定向招聘会、贫困户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电商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系列政策大礼包,引导创业者按照“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贫困户”“创业能人带贫困户”等模式,积极拓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创业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农业经济活力,有效驱动了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该县创办的涉农经济实体达2300余家,投资总额达4.5亿元。

本报讯(通讯员 牛伟成 贺磊)借助“互联网+”优势,农产品销售颠覆传统模式。时下,在汉阴县,越来越多的产业大户将目光盯在了电子商务项目上。纷纷在淘宝、微信等电商平台开启农副产品网店,在传统销售渠道之外开辟了一条“来钱路”。

“我这土蜂蜜已经在网上被人预订了,”汉阴县铁佛寺镇长沟村村民储艳高兴地说,自从镇上支持我注册了网店,现在这些土鸡蛋、土蜂蜜等土特产不用去县城就能直接变钱,也不用担心销路了。

随着像储艳这样通过电商销售土特产的人在铁佛寺镇越来越多。该镇不仅给从事电商的业主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网络等优惠政策,还与县领航实业公司签订了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包装策划公司的协议,积极协调巨川公司和县邮政局大网络平台火把工程与该镇25户产业大户签订合作协议,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稳定供应链。

汉阴各镇顺应“互联网+”趋势,主动对接电商项目,服务当地农民的做法成效凸显。目前该县电商产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出现了一大批成功案例。漩涡镇田梁农家的“桂夫人”,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农特产品,一年销售20万元;平梁镇酒店村的精灵山庄电商公司包装野生蜂蜜、土鸡蛋,腊肉等,产品供不应求。观音河镇张虎开设“秦巴乡味土特产”网上商城,将土蜂蜜、豆腐乳、皮豇豆、腌菜、干菜等汉阴自制土特产品一一上架,开店近半年销售额已达到10万余元。

据汉阴县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目前,汉阴县电商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6人,比去年底增长23.2%;新成立电商公司6家,新注册“触电”企业30 余家;网店数达到 64家,比去年底增长52%;网店活跃度提升30%左右;网络交易额达到1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左右。

新闻推荐

“俊”眼看经济

安康市非居民企业税收实现零突破本报讯(通讯员罗先海)近期,市地税局通过非居民税源信息交换机制,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康市中心支局传递的安康市汉阴县某企业外汇支付信息一笔,该局联合国税部门,及时启...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