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河县以新民风建设提升乡村文明观察

安康日报 2019-05-21 06:42 大字

[摘要]—— 白河县以新民风建设提升乡村文明观察

实习记者 唐正飞 李莹 通讯员 胡艳艳

“以前婚丧嫁娶、满月宴必须办,买车卖车、升学搬迁也要办,36、48岁生日变着法儿办。大事小事放炮老半天,既污染环境又扰民。现在放炮少了,打架闹事少了,人更和气。”最令白河县西营镇天逸社区卫生室村医陶俊升感到振奋的是,水色白河理论宣讲团荣获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是全省唯一受到表彰的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而他就是其中的一名“群众宣讲员”。

新民风有没有改变,群众的感受最直接。西营镇只是白河县新民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白河县因地制宜,以“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为目标,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两年来,取得了打造8个新民风示范镇、82个示范村,65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示范点,74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的成果。

“花样百出”是旧俗

在过去的西营镇,但凡有大小事情,前来送礼的亲朋好友,需自行购买烟花爆竹为主家燃放,少则几十块,多则上百上千块。红白喜事除了燃放烟花爆竹,礼金也是标配,一般都得三、五百,关系好的就得上千元。

这样的情况在仓上镇裴家社区和麻虎镇十里社区也同样存在。在裴家社区经营商店的段平云向记者介绍:“我们这儿有大年三十中午吃团圆饭的时候放炮、初一早上放初行炮的习俗。谁家放的炮多,预示着谁家来年发财。之前每年过年进十几万元的烟花爆竹都能卖完。谁家有事办宴席,门前红彤彤一片,放的炮多说明这家威望高、人气旺。为了不甘人后,宴席上主家安排的烟都是20多块钱一包,还有的价钱更高。”

周晋芳是地地道道的十里人,她向记者说起过去大小事送礼,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我们家是贫困户,家里有3个孩子要上学,以前我们这儿大事小事都要放炮,乡里乡亲都离得近,一放炮就要去送礼,家里又没有挣钱的路子,有时一个月出(送)几个礼,就得借钱送礼。”

更让人吃惊的是,曾经有人为了能多收点礼金“赚回点本钱”,将本是七八月的生日,趁着年底腊月和开年正月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在家,挪改生日办酒席;更有甚者家里老人去世了,一放就是七八天,直到没有人送礼了,才将逝者送上山入土为安。

如今,这些花样百出的习俗,已经被新风“吹”走,取而代之的是干群合力脱贫奔小康的喜人画面。

新民风建设启动以来,白河大力发掘本土优良家规家训,弘扬“三苦”精神,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修订村规民约,形成“一村一约”。同时以摒弃旧俗陋习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人情送礼、打牌赌博”“两股歪风”专项整治,通过树立党员、道德模范,发挥引领作用;组建新民风宣讲团,利用党员干部会、道德评议会等平台,(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天宝村贫困村成了致富样板

本报通讯员殷一博8年前,天宝村还是白河县众多深度贫困村中的一个。全村442户居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贫困发生率达到41....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